天气保险,在中国称作气象指数保险,指因天气异常导致企业或个人遭受经济损失后,由保险公司向投保者提供赔偿。即由气象信息用户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以企业可能遭受的天气变化为保险标的投保,如果实现出现的天气状况超出保险公司与用户的约定范围,造成了投保方的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向投保方理赔。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精算、厘定费率、确定保险价格。投保人通过购买保单,将不利天气带来的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则作为保险准备金应付不利天气带来损失时的赔付。天气的异常现象让一些与天气关系密切的行业蒙受不小损失,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平常的情况下,这一保险范围涉及到很多领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70%,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之一。如农民种植的蔬菜、粮食等可能会因气候变化产生更多的损失。与此同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能源、建筑、交通以及娱乐业。特别在天气多变的地区或季节举办大型露天活动时,主办方为避免恶劣天气导致活动取消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愿意向保险公司投保天气险。
天气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能起一种“精巧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一方面从宏观角度讲,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7000亿美元。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00亿至400亿元,七八十年代约为400亿至500亿元,80年代末期增至600亿元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年均达1580多亿元,近几年更是高得惊人。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讲,可以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对维护个人生活的安定,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行、先进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保障社会财富的安全更是举足轻重。因此,开展天气保险业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真的是国人实现“气候觉醒”已当其时,迫在眉睫。
1、我国天气保险的发展状况
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大众保险意识不强,保险立法与保险监管体系的确立都相对的较晚,所有的防御建设处于萌芽阶段。
2007年8月,保监会公布了《关于做好保险业应对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保险公司在保险领域开发天气灾害指数保险。200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加强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重视防范应对,加强产品创新。最近两年,我国与天气有关的保险方面业务开始萌生。河南、安徽等省在开展约定气象保险服务中,将专业气象台、保险公司、专业科研所三家按照市场机制联合起来,组建了应用气象保险服务实体,实行股份制运营,消除或减少了气象服务用户因天气预报不能百分百准确而可能给其造成损失的顾虑。
我国天气保险产品单一,销售形式简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我国的天气保险销售仅限于开办天气保险的少数几家农业保险公司,覆盖范围狭窄。相比其他国家,天气保险的销售形式多样,差距很大。
国外保险公司早就盯着中国天气保险潜在的巨大市场,已有数家公司进入我国,如日本的“天气新闻”公司就基本上包揽了上海、广州的远洋航运气象服务。开放国内气象服务市场,跨国的气象公司凭借其资金、技术、经营方面的优势,必将给我国国内天气保险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气象年收入达300亿日元的日本WNT公司以及美国气象导航公司都已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天气保险市场的国际性大比拼已燃硝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我国天气保险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2、我国天气保险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可是由于我国天气保险起步晚、基础薄弱,功能与作用发挥还不充分,还不能适应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与国外相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技术发展落后与人才紧缺,制约着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资金投入少、重视程度低,虽然形式和内容雷同的保险产品在服务市场垄断的现阶段仍有一定数量的收入,不少保险公司易被眼前收益所迷惑,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不愿在保险产品的研究发展方面多投入资金和人才,产品研究期短、技术含量低、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淡漠,立志在保险产品研究中有所作为且具备边缘学科知识的技术人才远未形成一定气候,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
我国气象预报监测不够精确、缺乏经验,影响了天气保险的开发。天气预报是预测科学,每次预报都是一个复杂过程,预报员要通过方方面面的综合分析才能给出结论。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比如2008年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但对大雪、暴雪的具体落区把握还不够精细。而这次雪灾天气过程历史罕见、错综复杂,是预报员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预报员只能根据大气中低层温度,利用经验加以判断。面对这种很少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预报员缺乏经验。以致于在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当然我国气象灾害监测探测的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的不足,使我们难以根据当地气象要素做出更为精细的预报。
除此之外,我国自己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我国系统开发自己的数值预报模式大约有七八年,但这个模式还不成熟,与国外差距超过10年。目前我国天气预报除了利用国内现有的数值预报模式结果外,还参考欧洲、日本、美国的数值预报结果,然而,发达国家不会把自己的数值预报产品全部拿出来共享。
农业保险、巨灾保险几近空白,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其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损失,有时会达20倍的差距。因为西方国家的农场主大多已经购买了天气保险,而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则无力负担这些。传统的农作物保险是基于个别作物的产值和种植面积等因素来考虑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经济盛行,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有限,获取产值和种植面积等经济的成本高昂,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相当大。
全民投保意识薄弱,阻碍了相应险种的购买力。保监会统计的数据充分表明,2008年雪灾造成的直接损失相比,保险理赔金额微乎其微,仅为3.3%。保险业有关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前中国保险业的一大现状——投保率低下,相当多的群众和企业还不能自觉地运用保险这种风险转移手段来防灾减损。国内的各大企业、公众风险意识不足,投保意愿不强,尤其是农业险投保率更低。这使得一些天灾人祸事件发生后,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尚未充分体现,也成为制约保险发挥有效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风险管理水平低,缺少针对天气风险对冲的工具。天气风险根据影响的结果,可以分为灾害性天气和非灾害性天气。灾害性天气包括台风、洪水等,发生概率比较低,造成的损失比较大,一般通过风险来规避。非灾害性天气包括温度、降水、日照、霜冻等日常变化,这类天气风险发生的频率比较高,有时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其短期影响效果不是特别显著,但是长期积累的效果是不容忽视的。非灾害性天气风险一般可以通过天气衍生品来管理。从世界范围来看,天气衍生品和天气保险是天气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它们之间具有一定互补性。现在非灾害性天气引起的农产品产量风险并不是保险公司承保的对象,天气衍生品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可以成为农业生产者规避农作物产量风险的有效工具;而保险公司承保灾害性天气风险过程中自身也面临着很大风险,也可以通过参与天气衍生品交易,通过资本市场分散和转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