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日前发布年报表示,该行将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积极探索在包括保险在内的相关金融领域的综合经营。
事实上,垂涎保险牌照的绝不仅仅只有工行一家。据悉,资产管理公司、地方国企、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各路资本,都在积极谋求保险牌照,以求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保险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不久前,由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起投资组建的百年人寿已经获得保监会原则同意筹建。
投资门槛降低
市场人士指出,保险行业高额的投资回报率和巨大的现金流,是吸引各路资本纷至沓来的主要原因。
根据保监会的数据,去年我国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200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2.7万亿元,资金运用收益超过前5年的总和,达到2791.7亿元,全行业利润总额672.7亿元。
与此同时,政策面上的松动,亦大大激发了各路资本的热情。此前有消息称,中国保监会日前对《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送审稿)》征求意见。从该征求意见的相关规定来看,与去年8月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稿修订了很多内容,特别是在投资入股保险公司的条件上有一定程度的放宽。放宽的地方包括,删除了“发起人所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外资股东所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自足额缴纳出资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或置换”、“禁止保险公司股东与保险公司之间以股权置换的形式相互投资”等内容,而境内企业法人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时,原来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的条件,也简化为“有盈利”即可。
老龄化扩大寿险需求
更让投资者感到兴奋的是,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诱人。
统计显示,当前我国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约在4%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20%,保险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全国居民17.3万亿元的储蓄存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未来养老和医疗的需要。
事实上,仅从寿险的角度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的长期发展就极具支撑因素。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罗毅指出,中国人口环境特征有利寿险发展。我国2006年保险深度和密度分别为2.7%和53.5美元,低的基数意味着保费收入增长的空间和潜力,而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环境的分析则可以揭示这种增长的确定性。我国人口环境的两个典型特征是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而这两个特点都直接刺激对寿险产品需求的增加。
我们可以发现,保险业发达的国家都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未来20年快速的老龄化进程将是我国寿险发展的加速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
另一个趋势是家庭小型化,我国的大家庭模式在逐步消亡,小家庭在增多。我国1982年家庭户规模为4.41人,1990年为3.96人,2000年为3.44人,2005年缩小到2.47人。子女数量的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削弱现代家庭的养老功能,特别是家庭生命周期进入空巢阶段,子女不在身边的家庭,家庭的养老功能实际上名存实亡,这样不得不以保险的方式来解决,这无疑为人寿保险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新公司前景存疑
目前看来,保险公司扩容的趋势日显。此前有消息称,已经有超过10家筹建中的保险公司向监管部门递交了牌照申请,更多的则在等待批筹牌照。业内人士指出,保险公司扩容,直接的结果是加剧了竞争。其好处是可以促进产品创新,为投保人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保险产品,同时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为投保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在保险市场容量不足以容纳过多的保险公司的时候,就可能形成过度竞争的格局,其并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这对监管机构的监管智慧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还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还是要先打个问号。目前看来,大型保险公司的优势地位已经形成,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前三大寿险公司国寿股份、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共实现保费收入3264.75亿元,占比高达65.97%。而且国寿拥有中国保险行业最强大的销售渠道,2007年其保险营销员就超过65万人,随着2007年5月西藏分公司的开业,国寿已经建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面对具有先发优势的强势保险公司,新成立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不小。
而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小保险公司可能最终难逃被收购兼并的命运。相关研究显示,世界大型的保险公司在构建自己产业帝国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收购和兼并动作。1995年至2005年间,由于股价上涨,利率下降,行业监管有所放松及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全球人寿保险行业形成整合并购的高峰,1999年被并购的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全球承保人寿保险保费收入的5%。
上述研究认为,各国人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