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强险是法定强制险种,覆盖第三方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基本赔偿(最高20万死亡伤残+1.8万医疗费+2000元财产损失)。小额事故(≤2000元)优先走交强险,避免商业险出险导致次年保费上涨。
车损险必须包含“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覆盖碰撞、自然灾害、火灾等风险。电池维修成本占整车30%-50%,保单若未明确涵盖三电系统,可能面临巨额自费维修。
三者险建议保额200万起,一线城市推荐300万(豪车维修及人身赔偿标准高)。附加“医保外用药责任险”,否则自费药仅能报销60%。
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是新能源专属险种,覆盖因公共充电桩电压不稳导致的车辆损坏。频繁使用快充的车主建议必买,单次保费约150-300元。

驾乘险/座位险保障车内人员伤亡,保费低至百元级(1万/座保额约50元),尤其适合家庭用车。相比车上人员责任险,驾乘险赔付标准更高且覆盖范围更广。
新手司机应选择“全面保障型”: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300万)+医保外用药险+驾乘险。驾驶经验不足导致剐蹭风险较高,车损险可覆盖自身车辆维修成本,高额三者险应对第三方天价赔偿。
老司机推荐“经济实用型”:交强险+三者险(200万起)+驾乘险(可叠加车损险)。若车辆价值低于15万元或车龄超5年,可省去车损险(年均节省2000-4000元)。但需定期评估车辆残值,避免车辆意外损毁后维修成本高于残值。
低价值车/老旧车适用“基础责任型”:交强险+三者险(200万)+驾乘险。老旧电动车自燃风险较高,若未投保车损险需自行承担全损风险,但三者险必须保留以防止无力赔偿第三方损失。
警惕“文字游戏”条款:部分保单标注“电池只换模组不换整包”,需确认理赔细则是否为更换整个电池包。投保时要求保司书面注明“三电系统全损赔付标准”。
规避数据隐私风险:车企自营保险依赖车载数据定价,可能涉及行驶轨迹、充电习惯等隐私信息泄露。建议关闭车机系统的实时数据共享功能。
如需更多帮助,请点击【免费获取方案】,定制您的专属车险组合。新能源车险本质是风险对冲工具,合理搭配核心险种与增值服务,方能在保障与成本间找到最优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