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赔付方式与资金用途
重疾险属于给付型保险,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症、急性心肌梗塞等)后,保险公司直接赔付保额。这笔钱可自由支配,既可用于治疗费、康复费,也能弥补收入损失或家庭日常开支。
而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型保险,需凭医疗发票报销实际产生的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等,最高报销额度可达数百万元。但报销金额不会超过实际医疗支出,且通常有1万元免赔额(社保报销后自费部分超过1万才启动赔付)。
2. 保障期限与保费变化
重疾险多为长期险,保费固定(如选择30年缴费则每年金额不变),可保障至70岁或终身。年轻时投保保费更低,但整体年均成本较高(约3000 - 8000元/年)。
百万医疗险为短期险(通常1年期),保费随年龄增长而上涨(30岁约300元/年,60岁约2000元/年)。存在停售或拒绝续保风险,但近年市场已推出保证续保20年的产品。
3. 理赔门槛与覆盖场景
重疾险需确诊特定疾病(如恶性肿瘤)或达到约定状态(如脑中风后遗症180天)才能赔付,但一次性高额赔付能缓解突发重病导致的收入中断问题。
百万医疗险覆盖更广,不限疾病类型(含意外受伤、肺炎等普通住院),但对非重大疾病的报销意义更大。例如肺炎住院花费3万元,社保报销后自费1.5万元,百万医疗险可报销0.5万元(1万免赔额以上部分)。
1. 优先百万医疗险的情况
2. 必选重疾险的典型场景
1. 费用覆盖维度
百万医疗险解决“医院内账单”(实际治疗费),重疾险覆盖“医院外支出”(康复营养费、房贷车贷等)。例如肺癌治疗总花费40万元,百万医疗险报销38万元,重疾险赔付50万元可用于支付护工、靶向药物等非医保项目。
2. 风险周期维度
百万医疗险应对短期高频风险(年度住院),重疾险防御长期低频风险(突发重疾)。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住院概率超30%,而重疾发病率在40岁后显著上升,二者组合可形成全生命周期防护。
如需更多帮助,请点击【免费获取方案】,保险顾问将根据您的家庭结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定制高性价比方案。健康保障没有标准答案,科学搭配才能筑牢风险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