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保障要坚持把保基本理念贯穿始终,逐步提高水平,做到可持续。
有几组数据是令人振奋的。
一是,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二是,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这1岁是个不小的成就,当然与全民医保有重大关系。医保事业改革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在这期间,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累计分类救治贫困患者1900多万人,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
但从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上看,在全民医保方面还存在短板。比如会议强调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到可持续”等。这也会是今后在推进全民医保改革方面遵循的大方针。
要落实好这一大方针,首先是要补齐短板,也就是要明确重点人群。
会议特别强调了要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当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但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无法就地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保。近来,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国家一直很重视,当然,重点人群还包括困难群众和老年人。
其次是全民医保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尽力而行、量力而行,“开源”的同时,更要“节流”。
专家认为,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基金支撑能力所限,医保不能脱离当前发展阶段,保障范围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现阶段医保水平离老百姓的需求还有差距,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存在,这就要求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上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就是“保基本”,医疗保障要坚持把“保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逐步提高水平,做到可持续。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医保总体水平的提高,人们给予了更高的期望;二是出现了“小病大治”、过度医疗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医保资金使用效能。
医保这个“池子”里的水是有限的,要用在最需要的人群身上。同时,也要做好“大医保”这篇文章,比如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丰富面向老年人等人群的保险产品,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等。
如果说发展“大医保”是往池子里注水,那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就是“保水”。国家医保局就发布2021年第五期10例医院骗保、违规典型案件。其中,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造成医保基金损失174万余元,现在基金已被收回,并处以5倍的罚款共计870万余元。这仅是冰山的一角,在全国范围内骗保的数据有多大尚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为此,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及时公开通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及查出问题,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其三,全民医保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更加惠民,要打通一些关节,使得保障作用更加通畅。这其中有一点就是实现医保的“共济”作用。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规定,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并探索个人账户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等的个人缴费。这都是在医保制度上进行的有益探索。(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