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与普通民众又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构成的“第三支柱”上。
17家企业共同出资筹建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公司”)在日前拿到了银保监会的批文。而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国民养老公司的面世无疑让公众对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全新的期待与无限的遐想。
由基本养老保险构成的“第一支柱”和补充养老保险构成的“第二支柱”时下运行分别遭遇了不小的掣肘与难题。去年虽然基本养老金账户余额达到了4.5万亿元,但依然出现了500多亿元的缺口;“第二支柱”尽管账户余额3.6万亿元,但覆盖人数不到0.7亿人。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政策与普通民众又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构成的“第三支柱”身上。
“第三支柱”的状况又如何呢?个人储蓄都是短期金融产品,根本与养老八竿子打不着,而商业养老保险账户余额只有区区0.6万亿元;但国际经验证明,养老不能靠国家,也不能完全靠就职单位,而是基本靠自己,“三大支柱”的替代比(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在国外是3:3:4,而我国恰恰相反,为7:2:1,这种结构不仅令公共财政难以承重,也让国内替代率每况愈下。数据显示,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已从当初的75%降至目前的45%,低于世界银行规定的70%国际水平。
围绕着“第三支柱”的构建,除了三年前在上海市、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实施税延养老险政策外,今年又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展开了为期一年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但从试点情况看,预期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商业养老保险金总量不到全部保险收入的5%,并且按这样的节奏,也很难实现至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不低于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目标。正是如此,国民养老公司实际承载着做大养老保险市场尤其是做强“第三支柱”的使命诉求,而且这一全新的商业化组织也可能对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形成别样赋能。
首先,鲶鱼效应在激活存量的同时必然催生增量。目前传统寿险企业纷纷涉足养老金保险业务,并在旗下先后设立太平养老、平安养老等专业性养老公司,同时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等也推出了不少养老金融产品,显然,国民养老公司的出现,既代表着供给主体的扩容,同时必然加剧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竞争,并倒逼市场参与者在产品与价格等方面作出升级;更重要的是,国民养老公司的股东结构呈现多元化,传递出的市场信号是未来商业养老保险还会有更多非险企业的加入,多路市场力量共同推动“第三支柱”的成长壮大,整个商业商业养老的盘子也将越做越大。
其次,资源优势在盘活存量的同时必然导入增量。分析发现,国民养老公司的17家出资人中有10家是银行理财公司,等于就是银行集体出面为养老保险业务提供增信,客观上必然提升客户的信任度与安全感;不仅如此,银行本身就具有渠道优势、用户优势以及场景优势,不但客户资源庞大,而且线上业务的普及与服务也强于险企,同时下沉到社区的线下市场更贴近用户群,相比于险企依赖保险代理人员零散地推方式更容易产生客户规模聚集效应,因此,对于国民养老公司来说,既可以将银行储蓄客户转化为保险客户,也能够挖掘出增量用户,从而不但巩固与扩展商业养老市场边界。
再次,覆盖效能在牵引存量的同时必然做大增量。目前国内多达90多万亿元的个人储蓄存款和近26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回报率低,且2/3以上的储蓄都是一年期以内存款,一年期以内的理财产品也占4/5,二者与养老保险资金的长周期特征均不吻合,相反,国民养老公司若能将不具备养老特征的短期资金迁移与覆盖到成长期、有养老属性的第三支柱养老产品上,并通过投资股权、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为用户提供理想的回报,就可增强对用户的引力与黏性,进而带动商业养老保险市场魅力的提升。
最后,业务带宽在巩固存量的同时必然强化增量。在经营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等常规业务的同时,相比于已在运营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而言,国民养老公司增加了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覆盖生活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商务服务、精神文化、临终关怀、殡葬服务等生命周期,业务带宽的延伸代表着国民养老公司服务技能的健全与溢出功能的强大,竞争优势更显著,做大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空间由此变得更为宽泛与更加饱满。(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