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发布关于重疾险修订征求意见稿,于是关注焦点一下集中在了:
· 甲状腺癌或被移出恶性肿瘤,以前罹患甲状腺癌能赔偿50万,修改后可能只有10万?
· 轻症赔付比例拟定20%,相比现如今的轻症赔付比例跳水一半?
· 原位癌将从轻度恶性肿瘤中剔除,典型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癌症竟然没得保?
在这波意见稿发布后,就被不少这样居心叵测片面解读的人给带跑偏了。
重疾险定价及新标准这次真的会改吗?
继3月末保险业协会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后,5月7日,《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20年版重疾表”)也由精算师协会正式发布,并面向全行业征求意见。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是险企设计重疾险产品的最重要依据之一,该表的修订完善,也势必有助于重疾险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的进展:精算师将进一步完善2020年版重疾表。
所以重疾险定义修改,这事儿妥了!
此次推进对重疾险定义、定价的修订,距离上一次修改已经过去13年。弹指一挥间,十年的时间,不少重大疾病在医学手段上已经突飞猛进。
定义中的重大疾病,或许现在仅仅一个微创手术就可以搞定,但条款上板上钉钉的还写着明晃晃的两个大字开胸or开腹。
所以这次决心推进重疾险修订的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此,因为过去的几年中,因医治手段和理赔条款产生歧义的理赔纠纷不再少数。
1、重疾险定义修订,有利有弊
甲状腺癌没剔除,但被分级了
甲状腺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以20%的发病速度增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如果说起肺癌、肝癌不禁让人“谈癌色变”那么用“与癌共存”来形容甲状腺癌就再合适不过了。
治愈率高达95%,致死率极低,成为甲状腺癌给人的第一印象。身边治疗花费5万能拿到50万重疾险赔偿的事例也并不罕见。
所以,这一点也和重疾险保障人类罹患重大疾病的定义而违和。
结果就是:TNM分期为I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不再属于恶性肿瘤范畴,被划分到重疾险的轻症范畴。
现有基础上进行病种拓展
原25种重疾扩展至28种。
分别是: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增加3种高发重疾的轻症定义。
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拟定出统一的标准,只要包含轻症的重疾险就必须按照此规定。
虽然轻症定义标准只要求了3种,起码可以避免各保险公司在这类高发轻症上做文章啦。
BUT,这块对3种轻症的保额赔付有明确要求:应不高于所包含的本规范中的重度疾病保险金额的20%(前面说的轻症20%赔付就在这儿,但是目前仅要求定义中轻症,所以只限定了这三个病种)
取消不合理规定,优化治疗建议
如开头提到的,目前重疾险的疾病定义修订参照是还是13年前的版本。所以重疾险理赔纠纷很大一个问题就落在:治疗手段有歧义。
一个明明可以微创就搞定的手术,仅仅是为了获得理赔,你要求医生去给你开胸,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一般也不会轻易执行。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已经不合理的纠纷继续产生,重疾险定义的修订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第三版(ICD-O-3)的肿瘤形态学标准,不论是标准还是客观要求上都要比过去更细化。
如重疾险目前针对“心脏瓣膜术”的理赔定义是:“实际实施了开胸”条件限定。此次修改后将用“实际切开心脏”取而代之。
如此一来,不仅更符合疾病医学手段、也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的权益。
改进后,明显人性化了。
除此之外,针对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术、主动脉手术这4类保障也都进行了类似的责任扩展。
所以定义整体利好,也更符合我们现在的需求。
2、新规修订势在必行,重疾价格会跳水吗
5月7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征求意见稿)》。两项意见稿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重疾险定价将下调。
关于重疾险的定价,和前面重疾险定义修订的关系相辅相成。
目前正在向行业征求意见的新重疾定义调整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对恶性肿瘤区分成轻度、重度两类。
将原属于恶性肿瘤TNM分期为T1N0M0期或更轻分期的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划归为轻度恶性肿瘤,这一变化会使得严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下降而轻度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所提高。
举个例子:
在目前的重疾理赔,特别是女性重疾理赔中甲状腺癌占比超过25%以上,在这些理赔中TNM 1期占比超过90%。按目前的旧规,如果购买了50万重疾险,确诊TNM 1期甲状腺癌后可以理赔50万,但《新规》后就只能赔付10万。
所以价格会降低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3、既然价格会降,要不要等一等再买?
价格高,是大家对重疾险共同的印象。
确实,和几百块钱的意外险、医疗险比起来,重疾险的费用动辄就是几千块钱。这对于很多刚入职场或者预算有限的家庭老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开支。
这次关于重疾险的定义调整,既然有降价趋势,那我要不要再等一等呢?
在买保险的问题上,不少人喜欢看一看,等一等。
由于重疾险产品自身比较复杂,所以看来看去最后的结果可能也就是被搁置了。但是别忘了,疾病的风险可能说来就来,总是会让我们猝不及防。
有多少人在踏进医院的大门后才觉得,要是有份保险就好了,但那时候为时已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也很有可能出现异常,等来等去买保险最佳的时期就错过了。
新规的执行,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所以小沃觉得,目前能买重疾险,尽量将保障做充足,不要抱着等一等的想法。而且在挑选重疾险时,按照自己的预算,尽量将风险覆盖充足。
说起全面的风险覆盖,小沃要和大家分享近期要上的一款产品:百年康惠保2.0重大疾病保险
最大的一个特色是增加了【前症】保障。
前症是什么?
比轻症更轻,但是诱发重疾的概率高。
前症保障有意义吗?
罹患风险高,诱发重疾概率大,所以大大提升了理赔机会。
如果有一份专属的前症保障,不仅可以确保治疗费用,自带的前症豁免责任,也能提升保费豁免机会。
前症其它产品有覆盖吗?
基本没有!
康惠保2.0提供12种前症保障,赔付15%,1次。
在轻症、中症、重疾保障的全面下,增加前症保障,可以大大的提升理赔率,说白了就是更容易拿到理赔款。
康惠保2.0亮点概况:
其次在身故和心血管保障方面康惠保2.0也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重疾新规终有一天会到来,有的疾病理赔定义更人性化,但是有的也会更严格。所以等一等并非是此刻最好的选择。
在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现在,就是投保的最佳时间,早买早划算。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想了解更多配置方案,可以在线咨询,小沃愿为您解答疑惑,让您少花冤枉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