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排在前三名的公司有:三峡人生、海保人寿、国富人寿,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大保险公司则排名中间靠前的位置:中国人寿24,泰康人寿32,太平人寿34 ,平安人寿36。”
偿付能力即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偿付能力充足率即衡量其该项能力的指标,每个季度银保监会都会进行披露。
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有两大因素。
一是实际资本,即每家公司的注册金;
二是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保监会通过全方面考察保险公司,对每家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设定不同。
假设一家保险公司销售出去的保单越多,承担的风险就更大,监管要求它持有的最低资本就会越多。
能够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即为偿付能力达标的公司:
(一)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三)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一旦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亮起了红灯,保监会就会及时出手,采取监管措施。
比如说,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50%的公司可以正常经营业务;
偿付能力充足率介于100%和150%之间的公司会被重点关注或采取相应措施;
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会被强制停止开展新业务。
偿付能力高,一定是有好处的,但是并不代表偿付能力可以衡量保险公司的好坏。
倘若某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非常高,也可能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 保险公司刚成立不久,销售单量较少,理论上理赔概率和负债都较小。
比如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最高的三峡人寿,成立于2017年12月,至今为止不到两年的时间,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由于公司开展业务时间不长,销售的保单量较少,因此承担的风险也较小,因此偿付能力非常高
反观偿付能力评级为C的百年人寿,注册资本77.948亿,2019年的保费规模在91家寿险公司当中排名第13位!因为先后上线了康惠保、康惠保旗舰版等爆款产品,导致保单量飙升,保监会要求持有的最低资本更高,最终致使偿付能力充足率仅有112%。
2. 闲置资金未得到有效利用。
这可能就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有关系了,比如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还未开展新的业务。
如果一家保险公司在某一时间内偿付能力过低,也有可能是产品“性价比太高”的原因。
还是拿百年人寿来讲,正因为产品的性价比很高,导致销量大幅上涨,反而会降低偿付率。
因此,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0%的险企,未必比偿付能力150%的更好。
不是。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简称偿二代。
在偿二代的运作体系下,只要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00%,公司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破产的可能性就低于0.5%,换句话说有99.5%的可能性不会破产。
单纯从2季度的偿付能力来看,除了中法人寿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之外,其它公司都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偿付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指标,每一季度保监会都会进行披露。
它和统计时间、产品销售、保险公司运营策略等都有关系,目前的偿付能力不好并不代表未来的偿付能力不足,反之也是如此。
比如说,2018年第三季度的吉祥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5.43%,低于最低标准。但第四季度就扭转了局面,重新达到了保监会规定的标准。
因此我们完全不必杞人忧天,去担心保险公司是否会倒闭。
退一万步讲,就算保险公司“不幸”经营不善,破产了,我们也不需要担心手中的保单会受影响。
会有其它有实力的保险公司接手(如果没有自愿的国家也会指定),总之保监会一定会妥善处理,不让你的保单受损。
很多线下保险销售会拿偿付能力作比较,实际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只能是我们购买产品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重要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保险公司。
对于消费者来说,只需要考虑偿付能力是否达标即可。至于是高是低,并不应作为衡量产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