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额买多少?
保险就是买保额。
一场大病,治疗+康复周期常要3-5年,在此期间医疗花费不说,再加上康复费、护理费、误工损失,花钱如流水,整个家庭急需一笔钱渡过难关。
所以在配置重疾险时,要优先保障眼前的保额足够大,起码要能覆盖患病期间的生活开支。
建议成人一般50万,少儿80万。
2、保障期限选多久?
保障期限建议保终身,投资理财能力较强或是家庭预算有限的可以选择保定期,但是不建议低于70岁。
原因有二:
1)如果保障期更短,就可能没有覆盖主要的重疾发病时间。
55-70岁正是重疾发病率大幅提升的时间,建议此时需要重疾险保障。
2)70岁,意味着家庭责任的终结。
说句不好听的,在此以后,生病对家庭的影响较小,所以可以把70岁当作界限,保到70岁。当然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更建议保到终身。
3、重疾保障病种数选多少?
事实上,保监会早在2007年就统一定义了25种高发重疾。
这25重疾,已经覆盖了95%的高发疾病。现在保险公司动辄保100多种的重疾,其实只是产品宣传的噱头,增加了上百种病,实际可能只增加了1%的保障。
无论选25种,50种,还是100种,对重疾险性价比不会产生实质影响。目前市场上的重疾险大多都是保80-100种大病,买重疾险,重疾数量不用纠结。
4、多次赔付重要吗?
客观的说,目前多次赔付是近几年新兴的保险品种,尚缺乏准确成熟的理赔数据支撑。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多次赔付的现实需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多次赔付这项责任有必要。
5、身故责任要不要加?
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相当于加了半份寿险。换句话说,得病赔;没病的话,死也赔。
一般建议重疾险和寿险分开来买。
因为,重疾险的身故责任保额,只能跟着重疾保额走:50万的重疾保额,只能赔50万的身故。对于城市有房贷车贷的投保人,保额可能不够。这样的情况不如单独买一份寿险。
而如果50万寿险保额足够,房贷压力不大,则可以考虑不单独买寿险,买带死亡责任的重疾险,可以省一些钱。
6、轻症/中症是否附加?
轻症/中症责任建议一定要加上,轻症/中症保的病,大多都是重疾的前兆。
一旦得了常见轻症,再得重疾几率就是正常人的7到8倍。
再加上,轻症的发病率高,治疗费用加上后期康复,通常也需要十万左右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而且从价格上看,附加轻症只需要多掏25%左右的钱,增加的保费不高,却很实用。
7、等待期、投保人豁免等责任是否必要?
这几项责任其实无关紧要。
举个例子,买90天的等待期只比买180天的等待期的产品贵了几块钱;而附加投保人豁免,每年也只需要多交三十块的钱。
说到底,这些责任发生的概率非常非常的低,都是重疾定价最最末端的影响因子,有没有它们其实对重疾的实际性价比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这几项责任如果价格便宜,则可以附加上。如果价格巨贵,则属于大坑,坚决远离。
8、缴费期限怎么选?
缴费期限拉的越长越好。
只要让30年交的,绝对不20年交,30年往往要比20年交每年少交20%的钱,尤其对预算有限的人,是个不错的减轻眼前缴费压力的好方法。
9、选买大保险公司还是小保险公司?
其实大小保险公司的差异不大。中国保险公司必须接受保监会偿付能力的监管,简单粗暴的说,保险公司几乎无法“破产”。而理赔和服务保险公司的差异也没那么大,都是成熟的业务,标准化流程,各家没有质的差异。(具体可以参考:肆大财子: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那么便宜,靠谱吗?)
总体上说,保险是比较同质化的产品,买哪家都大差不差。
10、如何通过健康告知?
切记:无论任何情况,都要如实告知,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智能核保。
具体如实到哪个程度:不问不说,问了如实答。如果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也不需告知,将来也不耽误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