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对投保意外险有影响吗?比如公务员投保保费是不是比建筑工人便宜?普通人和高风险人群买意外险会有区别吗?区别是指交保费多?理赔难?还是保险公司干脆不给保?
近日有网友发帖,就自己的工作对其投保意外险事宜所造成的困扰,寻求“懂行者”解惑。应该说,这位网友的“灵敏度”还是比较高的,至少他对于职业与意外险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一事有所耳闻,投保前就想弄个明白。而生活中,并非每位保险消费者都如他这般“机敏”,许多人或许了解买理财产品有风险等级之说,却不清楚买意外险同样有风险等级之分,自己的职业恐怕不见得受险企“欢迎”。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按照保险的基本定价原则,风险越高,产品费率越高。而不同职业伴随的潜在风险,始终是保险业高度关注的因素。根据不同职业的风险特点,险企对职业类别作了详细界定。不同职业群体因职业风险不同,购买相同的保险产品,就会面临不同的保费水平,有些高危职业甚至可能被拒保。
拿意外险来说,该险种并非以被保险人的年龄、健康等作为费率拟定标准,而是将不同职业按照相应的风险系数,从低到高分为六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费率,职业危险程度越高,要交纳的保费越多。理赔时,险企也会根据被保险人的职业类型,确定一定的免赔率,即按照不同职业风险系数对应的给付比例进行理赔:一类职业100%、二类80%、三类50%、四类30%、四类以上5%。
一般来说,四类已属危险职业,如消防员、交刑警等,四类以上则是高危职业,很可能被拒保。如某险企的意外险就明确不予承保的被保险人职业类别,包括:煤矿、金属采矿业和采选业、特技演员、杂技演员、消防队员、加油站工人、运钞车随车人员、电力高压电工程设施人员、高空作业人员、直升飞机上的工作人员、有毒物品制造者、防暴警察、特种兵、火药爆竹制造及处理人、战地记者等。
由此,鉴于职业风险关乎意外险投保事宜,消费者务必事先向险企说明自己的工作性质,切忌浑水摸鱼,否则万一出险,很可能影响理赔结果。
如曾有消费者欲购买某险企一款意外险产品,因听闻职业风险等级与保费多少有“利害关系”,遂将其从事的建筑工职业(三类风险),谎称为在建筑公司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一类风险),从而“节约”了数百元保费。孰料,之后他在工地作业时被钢筋砸伤,入院治疗,向险企索赔,被告知因刻意隐瞒职业性质,人为导致风险系数降低,违反诚信原则,不予理赔。可见,这种弄巧成拙的把戏,还是少耍为妙。
需要提醒的是,职业变更也会对意外险赔付造成影响。目前,大部分意外险产品的条款规定:被保险人变更其职业或工种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于10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其危险程度增加时,险企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按其差额增收未满期净保费。如果被保险人所变更的职业或工种,未依约定通知险企而发生保险事故的,事后,险企会按其原收保险费与应收保险费的比例计算给付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所变更职业或工种在拒保范围内,险企不负给付保险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