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净利润表现不佳,但寿险巨头们发力“个险”的决心异常坚决。除个险占比已高达86%的平安人寿,其他上市寿险去年进一步提高了个险业务的比重,如太保寿险的个险占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84%,已向平安人寿靠拢。
受益业务结构改善等因素的影响,5家上市寿险退保金同比下降,仅人保寿险退保金上升。此外,其净利润下降幅度也最大,去年净利润仅4.52亿元。
中国人寿多项个险指标追上平安
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带动了新业务价值的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原本在个险业务上并不占优的“老大”中国人寿去年交上了一份“优异”的个险答卷。以代表寿险业务“含金量”的一年新业务价值指标而言,中国人寿同比大增56.4%至493.11亿元,几乎赶上平安人寿的508.05亿元。
2016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跌破20%,而“底线”在哪儿,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强调“坚守市场份额第一就是中国人寿的底线”,希望守住“量”的地位;另一方面,暗暗在“质”的方面发力提升,2016年中国人寿在多项个险指标上发威,猛追“个险一哥”平安人寿。
在一年新业务价值、一年个险新业务价值、新单期缴等多个指标上,中国人寿的增长势头强劲。不仅上述一年新业务价值指标与平安人寿差距仅剩15亿元,一年个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0.6%,新单期缴同比增长51.8%,高增长之下两指标分别达到463.26亿元、939.45亿元,与后者仅有一步之遥。
作为个险“含金量”的关键指标,“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的背后是人力的较量。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一度原地徘徊,2011年~2013年,中国人寿的代理人数量分别为68.5万人、69.3万人及65.3万人。平安人寿代理人队伍的平稳增长,给个险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随着中国人寿重振代理人队伍,于2015年猛增至97.9万人,2016年最新个险人力数据显示了超五成的增长,代理人规模达到了149.5万人。
其他寿险巨头代理人规模的增长虽不及“老大”中国人寿,但也均有增长,部分公司人力增长也十分抢眼。平安人寿个险人力同比增长27.7%至110万人,太保寿险增长35.5%至65.3万人,人保寿险增长33.6%至18.93万人。对此,一位大型险企人士指出,2016年代理人队伍的增长是整个行业的趋势,而这一趋势有望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
仅人保寿险退保金继续增长
2016年盈利下滑是保险公司,也是寿险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平安人寿是一个例外。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将净利润下滑总结为“投资收益下降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下调”的影响,而同样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平安人寿如何保持盈利不降反升?
查阅其财务数据注意到,平安人寿净利润逆势增长主要表现为:一是其保费收入增长提高了营业收入,其已赚保费一项为2880.64亿元,同比增长33.6%,均高于其他上市同业公司;另一方面在于递延税资产变动的影响,税金及附加一项为7.9亿元,较2015年同期的29亿元大幅下降。
人保寿险是另一个极端,去年净利润仅有4.52亿元,下降幅度高达87.3%。其财务数据显示,造成人保寿险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影响因素,包括投资收益由210.46亿元下降157.2亿元,此外,给付及赔付净额由979.96亿元增长至1091.87亿元,对盈利影响也较大。人保寿险在年报中对给付及赔付净额的增长,总结为“主要是退保金等增长所致。”
事实上,人保寿险是2016年上市寿险中唯一出现退保金增长的公司。
受益业务结构改善,中国人寿2016年退保金下降30.7%至739.22亿元;太保寿险退保金同比下降46.31%至135.38亿元;新华保险退保金同比减少19.4%至437.77亿元,公司称主要原因是“银行保险渠道高现金价值产品及分红产品退保减少”。此外,太平人寿退保一项为268.16亿元,同比减少12.5%。
相比其他上市同业,人保寿险仍面对退保压力,与其银保业务占比仍然较高和业务结构调整的力度密不可分。
2016年,除个险占比已超86%的平安人寿,五大上市寿险公司均提升了个险占比。太保寿险提升约4个百分点至84%,中国人寿提升3.5个百分点至65.5%,新华保险提升10.7个百分点至65.3%,太平人寿提升3.9个百分点至58.16%,人保寿险提升6.4个百分点至33.8%。从业务结构而言,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仍占大头。对比“大个险”战略较为典型的太保寿险,其银保业务占比从2010年的54.9%下降至2016年的5.3%。
此外,虽然人保寿险2016年在银保的期缴首年保费录得数倍增长,但趸缴业务占长险首年业务的比例高达88.9%。人保寿险2016年的内含价值为575.58亿元、同比增长了4%,在上市同业中均排名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