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从人社部网站了解到,人社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制定具体目标任务。
《通知》要求,2016年底前,实现大部分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开始上线试运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所有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2017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区全面对接,支持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住院费用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与此同时,为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近期人社部还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包括《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监管的通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朱俊生表示,国务院对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以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相关工作推进步伐明显加快。
明年两类人群可实现异地结算
目前,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让异地就医成为很多患者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同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仍以市县一级为主,给异地就医结算带来了难题。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一直是患者反映最强烈、同时也是解决难度最大的问题。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时承诺,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为此人社部指出,遵循“金保工程”整体规划,依托部级数据中心和业务专网,建成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立跨地区信息交换的渠道。
《通知》明确,2016年底前,实现大部分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开始上线试运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所有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2017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区全面对接,支持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住院费用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朱俊生认为,现在所说的异地就医理论上主要是针对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把这两类人群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中,将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了全力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顺利推进,人社部要求各地以今年底前与国家系统对接为时间节点,倒排时间表,尽快制定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工作任务、计划安排,明确责任人。各地要积极与发改、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资金,并将系统运行和维护费用纳入年度预算。
转诊门槛将成关注焦点
虽然全国性的跨省异地就医体系尚未建设完成,但一些地区之间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一直在快速推进。
比如自2017年1月起,陕川贵部分地区之间居民也可实现异地就医结算报销。海南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合作协议,率先实现异地就医结算省级统筹区全国覆盖(除港澳台地区外)等。
今年初人社部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30个省市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其中有27个省市能够实现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
今年12月,人社部召开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视频会,并与北京等22个申请首批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省份签订了工作责任书。
朱俊生称,地方前期的探索为全国异地就医结算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实际上,异地就医通常是在周边区域,比如居住在安徽省,有一些疑难杂症不一定首先来北京,因为距离比较远,可能选择南京、上海等比较近的地区,在区域周边建立异地结算,可以解决异地结算中的绝大部分。
不得不提的是,在一些大城市的医院,除了转诊的病人外,每天仍有不少没有取得转诊资格的外地患者,对于这部分的异地就医患者未来是否有可能会纳入异地就医结算中来呢?对此朱俊生介绍,这涉及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考虑。“异地就医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很多医疗费用,如果因此而让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大幅攀升,医保持续性就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朱俊生认为,现在转诊还是有一些门槛,其中就有基于控制费用的考虑,但如果转诊门槛卡得过严,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的实际意义也可能会打折扣。
今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结报转诊流程与信息交换操作规范(试行)》,明确了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患者资格确认。参合患者在省内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或确诊后无治疗条件的疑难病症,按规定办理跨省转诊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