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斥资约27亿美元并购美国Genworth 中国泛海意欲何为?

沃保整理
2016-11-29
100
10月24日,中国泛海宣布,拟斥资约27亿美元收购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大型综合金融保险集团Genworth Financial Inc.的全部已发行股份。Genworth金融集团是美国最大的长期护理保险公司,并经营寿险和年金业务。

此项并购值得吗?对泛海集团的未来影响如何?人们在分析、评判和预测。

创新总是伴随着观念的突破,市场的魅力和效率恰恰就是面对不确定时,勇于探索,不断试错,奖励成功、宽容失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为后来的公司带来经验。从保险行业来说,此次并购正当其时,将大力推动我国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加速健康养老业的发展,并将支持我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探索全球配置资源,对冲全球金融风险之路。

一、从保险行业来说,此次收购将大力推动我国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和护理压力打下基础,加速健康养老保险的发展。

1、人口老龄化和家庭长期护理能力下降引发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6.1%,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占到10.5%,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人。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36.5%,远远超过英美等国家。人口老龄化加深了我国老龄人口的医疗费用支出增长,扩大了对长期护理的需求。

根据OECD的统计数据,图1显示了捷克共和国、韩国和荷兰不同年龄段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1],从图中可以看出,医疗费用支出在婴幼儿期有一个小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但是55岁以后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急剧上升,导致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被老龄人口花费,这三个国家65岁以上人群平均花费了大约60%的医疗费用,而韩国和荷兰85岁以上人口花费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支出超过20%,主要是由长期护理费用导致的,捷克共和国由于缺乏长期护理保障,因而80岁以上人口的医疗费用没有急速增加。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演变为当今的“四二二”式家庭结构,处于夹心层的年轻夫妇不仅要供养老人和子女,还要面临日益紧迫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老年人常常得不到很好的护理照料,尤其是失能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据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超过百万个。有人口学家进一步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家庭中,将会有1000万家庭成为老无所同时,依的“失独家庭”。

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和传统家庭角色的转变,社会供养观念也在转变,老年人的赡养责任在逐渐由家庭转向社会。庞大的老年群体医疗护理服务不能仅依靠家庭养老实现,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家庭护理等多元化的老年服务方式逐渐兴起,这些更能够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年护理需求,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成为必然。

2016年10月25日我国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计划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6.34岁提高到79岁,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由2015年的29.97%下降到25%。由于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统计包括由政府、医疗保险机构、个人所支付的医疗卫生开支(例如门诊、住院和疾病预防等),不包括照顾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所花费的长期护理费用。如果考虑长期护理费用,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发展目标,保障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就急需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介入,以减轻老龄人口的费用支出负担。

2、中国泛海收购Genworth金融集团将加速国内健康保险,特别是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务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保险供给侧的改革。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我国保险要从分散风险的管理方式,转变为管理风险、降低社会风险的方式,这要求保险行业不断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人身保险现有发展水平来看,健康险业务占比较低。2015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为2410.47,同比增长51.87%,但仍只占总保费的9.9%。而根据NAIC对美国健康和医疗保险市场的研究报告,其2015年健康与医疗保险保费收入为7790亿美元,占保险业总保费收入40%左右。因此,增加我国健康保险的供给,提高健康保险的服务水平,有效缓解民众就医和长期护理的费用压力是我国保险业迫在眉睫的使命。

在此契机下,海外并购一家优秀的寿险公司不失为好方法。从我国寿险业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可看出,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和营销渠道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例如,1992年,国内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美国友邦将个人寿险营销体制引入国内;1998年起,国内逐步形成了以专业代理为主体的保险代理模式,对中国寿险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寿险公司迫于基准利率不断下调以及2.5%的预定利率的投资风险及控制利差损压力,在利率敏感型传统寿险产品基础上竞相研究引进国外的开发分红、投资连结及万能寿险等。这些产品的引进和开发极大促进了我国保险行业的赶超。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经过长期发展,已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其产品设计和结构值得国内保险公司学习,包括其承保方式、保障范围、保险金给付及保险条款等。中国泛海收购Genworth金融集团,将为我国保险行业学习美国先进的产品研发和管理经验提供一个良好契机。

二、长期护理产业能较大力度地介入医疗资源的配置体系,而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介质,对未来资源配置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保障体系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资源配置,大健康产业也是仅次于能源产业的重要行业。它们不仅关乎本国的国计民生,也影响着未来的国家竞争力和话语权。正如当前石油决定着国际格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世界老龄化的到来,一国的健康产业的实力将影响其国际地位。

在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利润高的特点,该行业具有高度垄断的特点。大型药企的垄断能力来自新药的专利权和销售的垄断权,以及法律对制药业的偏袒。由于制药业有自由定价权,所以是市场的垄断程度而非制药的成本决定了药品的价格。例如:虽然美国专利药的销售量一直在下降,但其价格一直攀升,专利药处方的平均单价由2010年的262.7美元上涨到2014年的499.7美元,涨幅达90%。而通用医药的处方单价由2010年14.2美元上升至18.3美元,涨幅只有20%。专利药一旦到期,其价格将至少下降20%。

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以Sovaldi为基础的新一代丙肝联合疗法每疗程就高达94500美元之多,2015年的年销售利润率为55.5%。而中国医药(600056,股吧)集团只有1%。各国正是凭借着对医药的垄断而进行着财富的再分配。而我国95%的专利药、95%的高端医疗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这正是导致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长期护理产业能够较大力度地介入医疗资源的配置体系,而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介质,对未来资源配置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决定着我国市场经济将逐步向海外市场延展交互,中国企业进入走出国门的发展阶段。

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经历过对外扩张的发展历程。英国曾经的对海外利益的孜孜寻求,造就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商业帝国。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尤其重视获取原料和开拓海外市场,“门户开放”政策由此而来,其国际主导地位与海外利益的寻求密切相关。对领土狭小而资源贫乏的日本而言,其二战后的经济崛起与海外利益的拓展密切相关,出现了以“雁型模式”为代表的海外经济利益战略部署。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内竞争与合作,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海外投资的潮流中,这些企业的对外投资带有更强烈的经济利益诉求,其动机或是寻求市场、或是寻求技术、或是寻求品牌、或是出于国内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拟向生产成本更低廉的地区转移。从战略角度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既可以突破外国市场的贸易保护制度,又可以全球配置资源,对冲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的风险。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实现资本净输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但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仅位居全球第8位。与此同时,对外投资并购活跃,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579起,涉及62个国家(地区),实际交易金额544.4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72.8亿美元,占68.5%,并购领域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8个行业大类,其中,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金融业同比增长了52.3%。因此,我国企业的发展未来将与世界产业经济同呼吸、共命运,与全球不同国家的各行各业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中国企业国际化成为大趋势。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有力体现,更承载着中国日益成长为世界强国的复兴梦想。

四、从国家竞争与合作格局来看,通过与国外市场的融合,有利于规避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防范政治风险。

企业“走出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海外自建机构,另一种则是海外兼并收购。相较于自建机构,直接股权投资的方式会避免遇到诸如法律、文化上的门槛,减少对方市场存在的壁垒。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复杂变化,在经济竞争与融合中,部分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有所抬头,阻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前不久,以靠近一个敏感的海军基地为理由,美国阻止了中国安邦保险并购加州圣迭戈地标性的科罗纳多酒店,其标的大约10亿美元。这也是近期中国企业海外扩张中因为美国国家安全担忧而受阻的数笔交易之一。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企业总共放弃了11项大型收购,原因主要是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的有关部门收紧了审查。数据显示,受阻交易的总价值达到389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6个月期间宣布的全部交易的14%。

自2016年以来,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已经达到1810亿美元,约比去年全年高出70%。然而,越来越多的审查正在遏止中资收购浪潮。Grisons Peak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布的中国并购交易总额为461亿美元,低于第二季度的494亿美元,也低于第一季度创下的956亿美元这一季度纪录。

总体而言,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变得日益严重,各国采取的投资限制措施也在不断增加(见图2)。据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从2008年到2016年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仅2015年就采取了90项,位居各国之首。美国由此也被该报告认定为限制自由贸易的头号国家。

对此,我国企业在通过直接投资进入美国市场时,较于自建的方式,采取并购的办法能避免更大的监管风险和政治风险,并可以充分结合目标公司在当地的声誉,较好地实现并购企业与美国民众之间的融合,进而在服务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促成交易且减少各界对中国投资者的误会。尤其是医疗、健康、保险等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更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广泛的民生保障服务,真正实现海外投资的合作共赢。

中国泛海收购Genworth金融集团不仅有利于缓解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和长期护理压力,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升级转型,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在共赢中合理规避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