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财险战略微妙转变 “壮士断腕”转让股权

沃保整理
2016-08-18 14:49:08
100
近日发生在外资保险圈的两件事情,值得圈内人关注。一是继国泰财险后,市场传出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也有意将在华全资子公司51%的控股权让予三胞集团;二是史带财险转型初战告捷,退出车险、裁员九成后,公司承保收益由亏转盈。

表面上看,这两件事情之间并无实质性联系,但“壮士断腕”的举动背后,道出的却是部分外资财险在华战略的趋同化转变。

从坚持独资到转让控股权

除中意等个案外,一直以来外资财险在华多以独资身份经营。在财险业人士看来,外资谋求独资的主要原因是,简单的股权关系更利于业务的拓展及经营权的掌控。

不过今年以来,相继有两家外资财险已经或正在出让控股权。一是国泰财险近日成功将在华子公司控股权让予蚂蚁金服,自己屈身战略股东;二是昨日市场传出利宝保险也将由独资转变为合资,其母公司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与三胞集团近日达成战略合作,三胞集团有意受让利宝保险51%的控股权,该交易尚待监管部门批准。

作为在华外资财险的代表性公司,在车险市场历经多年的酝酿及培育之后,利宝保险母公司此时“壮士断腕”所需之勇气不言而喻。业内人士对此较多的解读是:此举折射出外商投资中国财险市场战略的转变,即从坚持独资到转让控股权。

“其实还有若干外资财险的在华子公司也在寻求出让控股权的机会。”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外资财险拟与中资有实力企业联手经营的意愿日渐强烈。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是独资经营之路道阻且长,更重要的是,背靠中资“大佬”所带来的规模与利润或许能立竿见影,而独资模式中投入的资本与回报短时间内往往不成比例。

事实上,开始让外资财险巨头转变想法的另一驱动因素,则是不少先行同行尝到了甜头。汇丰、苏黎世当年以较低价格参股中国平安、新华人寿,他们在参股保险公司上赚得盆满钵满。另据了解,也有外资财险在继续坚守经营在华独资子公司的同时,也在寻觅参股中资保险公司的机会,以谋求更多的财务性收益。

从“小而全”到“小而精”

外资财险“壮士断腕”举动,除表现为出让部分股权或谋求参股中资同业外,也开始在业务架构上有所呈现。

史带财险董事长张兴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近两年来公司实施了退出车险市场、裁撤分支机构和人员等重大战略调整,目前转型初战告捷,公司从2013年的巨亏到2014开始重大转型,2014和2015年已连续两年实现承保盈利。

除史带财险外,美亚保险也暂停了中国车险业务。规模上不去、成本下不来,导致车险业务不赚钱反而还连续亏钱,这是圈中资深人士对若干外资财险退出车险市场背后原因的诠释。从目前来看,不止是他们,在华经营车险业务的外资财险公司中,实现车险承保盈利的其实并不多。

在多位外资财险业人士看来,外资之所以陷入车险亏损的困局,内外因素皆有。

一方面与大环境不无关系。外资财险较中资同业的优势在于以服务取胜,但是一直以来国内车险市场的价格同质化严重,在分支机构布点较少的情况下,在华外资财险难以通过提升服务来一举扭转困局。

另一方面,外资财险的本地化战略缺失,亦是车险业务遇阻的关键所在。有业内人士反映,车险属于本地化色彩较浓的业务,然而部分外资财险公司车险业务部门的管理层却多是没有中国市场管理经验的外籍人士,与此同时,在外资财险内部组织架构中,中国子公司管理层权限被一步步上收至总部,影响到了在华子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内外因共同影响下,不少在华外资财险开始调整经营策略,不再通过涉足车险业务谋求“小而全”,转而裁撤自己不擅长的车险业务,重新定调为“小而精”。他们开始扬长避短、专攻非车险细分市场,发展出工程险、水险、责任险、意健险等股东优势业务,从此走上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