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保险公司上半年业绩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梳理,2016年1-6月,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位列榜首,达到2926亿元;平安人寿同比增长小幅胜出,达32.74%;新华人寿则以原保险保费收入710.36亿元,同比增长-2.24%,位于最后一名;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615.62亿元,太平财险同比增长最快,平安财险同比增长放缓。
其中,寿险公司笃定“加快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个险、期交等价值业务”的战略转型;财险公司则在车险业务上谋求扩大竞争优势,在非车险业务上加大对小微保证保险和农险的发展力度。
寿险谋求转型、加速发展
根据梳理,2016年1-6月,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24.94%;平安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1663.48亿元,同比增长32.74%;太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22.34亿元,同比增长31.65%;人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18.65亿元,同比增长22.17%;新华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710.36亿元,同比增长-2.24%。
在上述数据背后,是上市保险公司在2015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普遍承诺的“加快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个险、期交等价值业务”的战略转型。
数据显示,2016年1-6月,太保寿险个险规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5.1%,首年同比增长77.9%,续期同比增长30.6%;银保规模保费同比增长3.0%,首年同比增长27.6%,期交同比增长-72.7%,续期同比增长-25.3%。
新华人寿银保规模保费指标更是呈现“三负一正”的格局,其银保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1.6%,首年同比增长-20.2%,期交同比增长70.4%,续期同比增长-26.1%。
不仅如此,从上市保险公司高层人士的最新表态亦可窥一二。据悉,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在20日召开的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议上透露,中国人寿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超过4100亿元,合并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9%,总资产突破3.21万亿元;寿险公司首年期交、10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发展增速创历史新高。
新华人寿董事长万峰更是在内外场合多次表达了转型的决心和力度,强调“规模稳定、价值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为其业务发展方针,预计通过两年时间完成转型。
太平洋证券的研报显示,从累计数据来看,保险业年度边际处在高增长水平,表明行业处于加速成长的大通道中,这一大趋势不变。不过,保险密度和深度处于初级水平。
财险寻求定位、倒逼改革
根据梳理,2016年1-6月,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15.62亿元,同比增长10.72%;平安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37.85亿元,同比增长2.88%;太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91.64亿元,同比增长1.89%;太平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92亿元,同比增长15.60%。
从具体公司来看,平安财险201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高达8.54%,而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仅为2.88%。对此,平安财险内部人士表示:“原保险保费增速不及同期的主要原因是,原来的信保业务转移到平安普惠,进行专业化经营。目前,平安财险业绩增长平稳,主力产品车险及非车业务增长好于同业,并且平安财险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如通过互联网手段打造车主生态圈等。”
此前,平安集团宣布,将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三个模块的业务管理团队合成统一的“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打通天、地、网资源,集合各业务线前、中、后台优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从整体业务来看,多位财险人士表示:“在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后,车险市场竞争加剧,大型财险公司本身份额高、知名度高,补贴费用稍微抬高一些,优势即明显放大。这需要监管部门通过管理举措实现制度倒逼,促进良性竞争,合理释放红利,保证长期发展。”
此前,保监会通报暂停了包括中华联合保险湖南分公司在内的六家主体、六家分公司的商业车险产品。据悉,主要由于这部分主体业务增速过快,成本率控制超预测值,也超过了监管规定的阈值,保监会综合考虑业务增速、市场反应、停业影响等方面后,最终做出这一决定。
此外,上市保险公司将小微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作为下一阶段非车险业务的发展重点。例如,太平财险将加大力度介入政策性业务,适度发展商业性农险作为有效补充;加大传统型产品供给力度,适度增加指数型产品研发投入;统筹资源,集中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险种发展取得突破;推进“政银保”、“涉农贷”项目,复制推广小微保证保险的广东“江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