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存在基差风险与数据缺失两大瓶颈

沃保整理
2016-07-14
100
今年,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灾侵袭,各保险公司纷纷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包括加大救援力度,总公司向分公司增援人、财、物等。保监会发布提示,要积极运用保险工具提高风险保障水平,便于灾后及时恢复生产生活,建议重点关注农业保险等险种。在农业险当中,天气指数保险是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倡大力发展的险种。不过,目前发展该险种还面临两大瓶颈问题,一是存在基差风险,二是数据采集存在缺失,难成体系。

天气指数保险增多

日前,浙江慈溪横河镇某杨梅种植大户胡先生拿到了由太平洋产险宁波分公司签发的杨梅采摘期降水指数保单,赶在采摘期到来前为自家种植的80亩杨梅上了一份保障。杨梅采摘期降水指数保险是太平洋产险宁波分公司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和市场需求开发的气象指数型农业保险产品,根据保险合同,当杨梅在采摘期内遭遇连续降雨天气,观测站实测日降水量达到10毫米(含)连续2天及以上时,即可触发理赔,最高保险理赔可达2000元/亩。

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作为以气象数据为依据计算赔偿金额的一种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其基本方法是把一个或几个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的损害程度指数化,使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农作物产量损益。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对造成一定影响时,即向投保人给予相应标准的赔付。

“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是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应积极发展的农业保险之一。近年来,不少财产险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例如,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已着手开发福建海产养殖风灾指数保险产品、广东香蕉风灾气象指数保险产品。 太保产险开发了农作物风力指数保险、茶叶低温指数保险、杨梅降水指数保险、大闸蟹气温指数保险等产品。各地也在大力推进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例如,浙江象山为梭子蟹养殖户提供气象指数保险,湖北推出水稻高温天气指数保险等。

道德风险弱化

尽管天气指数保险的实践已经在路上,各地的推广速度也较快,这一险种的发展还较好地避免了传统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不过,其发展也面临基差风险与数据缺失两大瓶颈。

“传统保险的损失补偿由特定气象条件对特定标的损失的影响触发,而天气指数保险则是基于客观标准的天气指数变动触发。前者可以更为针对性地弥补被保险人个体由于气象条件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后者则是针对被保险人群体的统一补偿。由于触发条件更加客观,天气指数保险的赔付更加简易便捷,同时传统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会有所弱化。”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在道德风险弱化的同时,天气指数保险同时面临基差风险较大的问题。基差风险,即有的地区达到指数要求却并未受灾,有的地区指数虽未达标但遭受灾害,却无法获得保险理赔。“一方面,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因素可能是天气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另一方面,不同农户获得相同的赔付标准,可能产生损失和赔付不一致的现象。”

中国人寿财险相关负责人指出,本身天气指数保险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开发原理、使用方式均比传统农险产品更复杂,农户对其理解接受程度有限,加上天气指数保险可能存在的基差风险,对产品的推广使用有一定不利影响。

在基差风险之外,天气指数保险还面临数据缺失以及难成体系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对数据和天气监测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持,天气指数和当地的实际损失的相关关系计算不准确,就会带来较大偏误。

气象数据是天气指数保险的基础要素。不过,气象及损失数据的收集并不容易。中国人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需要较长周期的历史数据,目前气象数据相对完善,基本保证每个县都有数据积累,气象部门也在试点县积极配合安装设备,但考虑到大范围推广后,气象设备的安装成本成倍提高,导致具体操作中有困难。据了解,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一般需要30年左右的气象数据作为基础,以及在该期限内峰值灾害与气象关联的损失,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加强。

更进一步看,除了数据采集,对数据的处理难度也较大,综合性指数模型难以建立。正因为如此,不少天气指数保险只针对某一项指标,如降雨量、温度、风力等,但单一指标往往难以反映多种灾害的复杂情况。从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到建立起综合性指数模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通过这些数据更为准确地反应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有很大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