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息周期下,六家上市险企在2015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保费收入增长强劲、业务渠道结构转型效果明显、投资收益率创下近五年新高。不过,亮点之外,六家上市险企也存在不小的隐忧,如退保率仍有所上升,利差损潜在风险以及资产错配问题。
投资收益创新高
截至3月30日,国内六家上市险企的年报披露收官。在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幅方面,国寿表现欠佳,仅同比增长7.7%,在六家上市险企中排位垫底。对于国寿净利增速放缓,中信证券分析师邵子欣认为,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带来折现率下降,准备金计提额达95亿元;同时非标资产占比较低,随着固定收益率资产陆续到期,净投资收益率下降至4.3%,同比减少41个基点,大幅低于同行。
而其他五家险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中国太保录得60%的增幅,领先其他险企,中国太平以56.9%的增幅紧随其后,中国人保则为47.8%,中国平安为38%,新华保险录得34.3%。
靓丽业绩得益于2015年度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上升。具体而言,中国太平总投资收益率达7.97%,排名第一;中国平安居第二,为7.8%,新华保险为7.5%,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同为7.3%,国寿录得6.24%。如此收益率水平均位于历史高位,这背后则是险企加大非标资产配置,主动锁定股市投资收益。
以新华保险为例,面对利率下行的环境,其减少对到期定期存款的再配置,加大债权计划非标投资等领域的配置,非标资产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22.65%,较上年末上升3.24 个百分点。同时,在权益投资方面,新华保险在市场大幅上涨之前提前布局,在市场高位坚定减持、锁定收益,减少了市场断崖式下跌带来的损失,实现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160.26 亿元。
同样在去年股市大跌前逃顶的还有中国平安,其在4月份出售了部分股票。据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介绍,“当时我们发现,去年4月份的股票持仓已经大幅高于可接受的范围。原来仓位比例是在10%,现在慢慢涨到13%到14%了,而且超额的部分还是浮动的,当时平安的浮盈有700亿,已经产生了较大偏差。钱赚的多了,等同于你的仓位要降下来。”
优化结构
在投资取得靓丽表现的同时,六家险企的承保端亦表现不俗。例如,中国平安的寿险、产险合并已赚保费收入达3498亿元,同比增21%;寿险一哥国寿在2015年实现已赚保费 3623亿元,同比增9.8%;新华保险实现已赚保费最少,为1112亿元,同比仅增长1.8%。不过,在追求保费增长时,险企巨头们亦在谋划业务结构的调整。以国寿为例,其董事长杨明生表示,2015年公司业务的最大亮点是“业务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财报显示,2015年国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641亿元,其中,长险首年保费较2014年同期增长20.1%,首年期交保费较2014年同期增长32.9%;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较2014年同期增长25.4%,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2.2%。
国寿亦在调整销售渠道,加大个险投入。财报显示,国寿保险营销员共计97.9万人,较2014年底增长31.7%。杨明生表示,由于过去过度的依赖银保渠道,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渠道已不能为继,由此银保渠道实施转型势在必行。
同样,新华保险也在调整渠道结构,增加个销渠道投入。财报显示,截至2015 年底,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规模达到 25.9 万人,同比增长47.6%,人均产能超过1 万元,营销员渠道2015 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513.54 亿元,较上年增长8.6%,保费贡献占比为45.9%,较上年同期占比提升了2.87个百分点;而银保渠道保险业务收入494.73亿元,同比下滑7.4%,占比44.2%,较上年同期占比下降了4.41 个百分点。
隐忧
亮点之外,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也存在不小的退保隐忧。以新华保险为例,其2015年退保率为9.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的退保率为1.8%,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国寿退保率为5.55%,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退保金同比增长9.2%,主要原因是受投资渠道多元化影响,银保渠道部分产品退保增加。
此外,国内的市场利率进入下行阶段,这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带来不利的影响。东北证券研报指出,保险公司长期险种占比在快速提升,利率下行将导致公司经营利率风险大幅增长。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度不高,根据现阶段资产负债匹配的情况来看,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不匹配主要体现在久期和收益率两方面。保险公司5 年以内的资产负债匹配度较高,但超过5 年久期的保险资产与其负债的匹配度不断下降,同时利率下行进一步加剧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在收益率方面的不匹配程度,保险公司有可能受利率影响产生流动性风险。不过,东北证券亦指出,低利率环境也会进一步激发行业创新动力。
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低利率周期环境下,保险公司此前签订的含保证收益保单可能会产生利差损。据悉,目前全行业还有资金规模约3600亿、定价利率在5%到9%之间的高利率保单。
不过,最让监管层担心的还是“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这是因为行业“长钱短配”和“短钱长配”现象同时存在。保险负债成本仍维持高位,而资产收益下降较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加大,包括信用风险敞口在加大。目前来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