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行业五成以上江山的保险四巨头,其业绩表现往往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境遇。监管部门多次在公开场合透露,2015年是保险业史上盈利最好的一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利润同比增长38%,平均投资收益率7.56%。
市场更关心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2016年这样的好日子是否会稍纵即逝?行业景气预期能否持续向好?保险公司将面临哪些机会与压力?
双轮驱动下迎来好日子
裹挟着费率市场化、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巨大能量,保险“新国十条”全面落地后的第一个财年已收官,“以数据说话”往往能从一个侧面检验行业变革的成效。
近期,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分别以“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加约60%、5%至10%”的预增公告亮相。至于尚未发布业绩预披露公告的中国平安与新华保险,投行人士根据调研和模型测算预计,前者去年净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而后者的净利润也将呈现正增长。
保险作为唯一能加杠杆投资股票的金融机构,在2015年牛市行情下的投资收益弹性较大,一荣俱荣的连带效应放大,去年投资业绩表现优异,这本就在市场预期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未能在业绩预披露公告中体现的变化,亦值得关注与探究。2015年,以保险四巨头为主的人身险几大市场主体,在渠道、产品方面主动调结构,普遍以价值增长为导向,大力发展普通寿险业务,因此预计他们的内含价值增长在去年也有一个显著提升。
实际上,结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起到避免未来利润波动性的关键作用。虽说投资和承保都是拉动保险业这架马车的轮子,但过去这几年里,两个轮子一直都在“跛脚”前行,基本都是看股市脸色吃饭。保险公司若想改变被股市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就需要在产品及利润结构上转型,即多开发些保障功能较强的保险产品,降低投保人对投资收益率的敏感性,从而摆脱保险公司过度依赖股市的窘境,使其利润水平更趋稳定。
保险业2015年的大获丰收,也在资本市场引来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除4家上市保险公司之外,另两大类与保险相关的上市公司也进入了投资者的视线。一类是旗下险企已盈利且迈入高速成长期的天茂集团、华资实业等;一类是有新设保险公司计划的上市公司,且保险业务可以与原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或是背后股东较擅长资金运作的。
投资收益贡献率降幅将有限
相对于稳操胜券的2015年成绩单,市场更关心的是,面对难以捉摸的市场环境变化,这样的好日子能否在2016年延续?
综合多位投行资深保险研究员的分析,在2015年的高基数基础上,2016年保险公司要想在投资收益上再创新高,难度的确较大。“2016年,保险行业将面临利率下行带来的资产和负债端的挑战和压力。”
与此同时,内在压力也或将进一步显现。首先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跨界竞争者的进入,民资加速涌进,转型升级压力增大,这些都将给保险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是风险防范难度加大,受市场主体增多、投资渠道拓宽、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各类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虽然压力重重,但保险行业持续发展的趋势仍将持续。”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行业的负债端,预计将朝着更加长期化和保障性的方向发展;而资产端在放开政策的同时,对风险的把控将会更加重视;资产与负债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控制行业风险、避免利差损等不利局面出现的关键要素。
具体而言,在负债端,新的一年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有望刺激和扩大健康险、养老险等保障型险种的潜在需求,提高保险的供给质量,为保险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在资产端,一般来说,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下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很快就稍纵即逝,加上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理念渐趋成熟,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加强,投资收益率虽然将有所回落,但考虑到保费增长带来的投资资产规模的增长,预计投资收益对保险公司利润贡献率的降幅将有限。
不过,有投行人士提醒道,对于传统险占比较大的上市保险公司而言,2016年可能会面临准备金补提的压力,从而影响到经营业绩。“如果基准利率持续下行,未来保险公司可能会对准备金折现率进行调减,准备金折现率的调减会带动准备金成本项的上升,对公司的利润增速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