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16上海航运保险国际论坛”上获悉,根据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船舶险市场以及全球第二大货运险市场。IUMI昨日亦宣布,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代表中国保险业,自2016年起正式成为这家全球最大的航运保险协会组织的会员。
不过,在这些光环背后,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会长降彩石看到的更多是挑战。在他看来,与欧美等航运保险发达市场相比,中国航运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体现在:航运保险产品体系有待完善,航运保险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航运保险服务体系集群化、专业化程度有待完善,航运保险发展的法律环境有待改善。
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中国航运保险发展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可做强航运保险生态产业链。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强产品创新,逐步搭建全球网络辐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依托近期获批筹建的上海保险交易所,积极探索新型航运保险业务以及产品研发,营造航运保险经营新业态;同时,积极争取税收扶持等政策支持,优化航运保险发展软环境。
“这些挑战都将在未来通过保险业的创新发展、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逐一解决。”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参加上述论坛时表示,航运保险业需要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结合“一带一路”、“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现代航运保险服务业健康发展。
其实,正在通过区域性再保险中心、航运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来支撑形成国际保险中心的上海,近年来高度重视航运保险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航运保险业的竞争实力。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参加上述论坛时亦表示,航运保险在上海已经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世界航运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资金、技术、信息等国际航运资源已呈现出向上海等重要港口进一步集聚的趋势,这将为我国航运保险的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随着“一带一路”、“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将进行全球化布局,航运保险业可以抓住机遇,发展一体化和集成化的物流、供应链保险业务,协助企业提升跨境运营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航运保险业的开放和创新会有更好的环境。比如,上海保险交易所方案近期已获国务院批准,相信通过上海保险交易所平台,航运保险的市场主体、交易模式、业务范围将会有更大拓展。
上海是航运保险市场发展的“高地”。目前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等11家专业航运保险运营中心都在上海设立,共有54家财产保险公司在上海经营航运保险直保业务,3家再保险公司从事与航运相关的再保险业务。屠光绍指出,截至2015年11月份,上海船舶险和货运险总保费收入达到36亿元,占全国航运保险保费总收入的2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