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保险:中小险企成黑马 大把赚钱大把招人

沃保整理
2015-10-19
100
“我国保险业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保监会高层日前表示。保险业2015年以来保费增长强劲,行业大幅增员,9月底不少保险公司已完成既定目标,这也是在金融业中为数不多的保持着高景气度的行业。

“整体数据来看,目前市场增长依然迅速,前9个月数据超过去年全年数据可以期待。”广东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保险业内人士和第三方保险分析师说,预计2015年-2016年保费增长大概率维持较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单从规模来看,由于中小寿险公司具有天然的创新驱动力,今年个别中小险企的成绩会更加突出。

前9月收入或超去年全年

“我国保险业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17日,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2015保险新闻宣传峰会上称,“保险业预计利润2440 .19亿元,同比增长95 .05%,这个成绩单相当不错”。

具体到广东来看,今年前8个月,广东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保险保费收入数量。广东保监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合计1047.64亿元,与去年全年原保费1176.55亿元相比,还差128.91亿元。

“整体数据来看,目前市场增长依然迅速,前9个月数据超过去年全年数据可以期待。”广东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

“今年在定目标的时候,没有预料到保险市场这么景气。我们已经完成今年的任务,不过依然会继续冲规模,暂时不会放缓步伐。”广东一家大型保险机构内部人士称。

具体到公司保费来看,前8个月,不少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已经超过去年。前海人寿粤分保费收入92.78亿元,而去年全年只有30 .21亿元,已超出62.56亿元。和谐健康粤分保费收入22.48亿元,而去年仅有214.85万元。富德生命人寿粤分前8月保费收入为22 .93亿元,而去年保费为16 .17亿元,超出6.7亿元。此外,国华人寿、昆仑健康、阳光人寿、建信人寿、珠江人寿前8个月保费收入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保费收入。

其实广东保险这种趋势放大到全国性来看,趋势更加明显。

今年1- 9月,保险业保费收入19041.53亿元,同比增长了19 .5%;财产险保费收入5910 .87亿元,同比增长10 .65%;人身险保费收入10795.03亿元,同比增长21.25%。

大型保险最新数据纷纷出炉。国寿前9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3105亿元,同比增长14 .41%。新华保险前9个月,原保费收入为9 4 6 .2 3亿元,同比增长9.74%。太平洋人寿保险前9个月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895 .52亿元,同比增长10 .89%。

行业大幅增员

保险高景气度也反映在行业大幅增员。

“个险渠道是寿险公司的价值所在,也是打造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今年增长最快的依然是个险渠道。”上述大型险企内部人士表示,广东保险行业在今年也急速增员,从去年底的10万人已经增至30万人左右,这部分增长基本集中在国寿与平安。目前,国寿和平安等广东保险公司在年底发布了校园招募,准备在明年继续扩张。

并不只是广东保险业在迅猛增员,整个行业都处于这种趋势中。

“这两年,随着保险产品吸引力在提高,特别是今年代理人资格考试也暂停了,保险代理人增员难度已经有所下降。”一位保险企业高管分析,如果单看四大上市公司营销员数量均实现大幅增加。四家公司营销员总数较年初的1 9 0万增加24%至235万人。

从代理人增速来看,年初至今国寿、平安和太保增速均在20%以上,新华代理人增速在10%左右。代理人的较快增长一方面来自于保险公司推动的增员战略,另一方面也与市场的就业环境相关。

“不过,从费用变化来看,代理人的高增长并未导致保险公司管理费用和手续费用的快速上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目前代理人增员门槛持续下滑,但代理人留存等方面难度依然在提升,虽然增员人数扩张,但尚未带来保险公司费用支出的增加。”对于保险公司迅速增员面临的问题,保险分析师表示。

“保监会取消营销员考试的规定,有利于增员,但不意味着要求放松。公司还是要继续扩量提质。”国寿高管此前曾表示,以前靠销售队伍介绍推荐,现在拓宽了渠道,包括职业介绍所、网上增员、校园招聘等。

保险公司在增员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人均产能。以新华保险为例,人均产能获得较大提升,同时银保渠道价值转型。2015年上半年代理人团队规模达到了19.2万人,人均月均产能达到6506 .0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 .59%。

竞争加剧,黑马频出

“今年大型险企多元经营,而中小保险公司依然在拼银保渠道。”上述大型险企人士表示,“如果单从规模来看,今年个别中小公司的成绩会更加突出。特别是在降息的大背景下,中小公司大力推理财型产品,银保渠道规模增长特别迅速。而大公司今年以来都在主动做业务结构调整,类似我们公司下半年主要发展长期性的期缴业务。”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深圳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称,“国寿上半年保费收入任务已达成,公司在下半年的主要目标是优化产品结构,减少趸交业务,加大了10年期以上险种的推广力度,期缴保费的持续增加,也给我们调整业务的空间”。

在大型公司主动调整的时候,部分中小公司则成为保险业的黑马。

“中小寿险公司具有天然的创新驱动力,这几年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华夏保险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梁树春表示。

根据《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的数据,中小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从2004年的3.4%提高到2015年上半年的24%。从发展速度看,中小寿险公司已成为拉动寿险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13年保费规模同比上升62%,比市场整体高45个百分点;从行业创新看,近年来许多营销模式、渠道、产品、服务、经营机制等创新都来自中小公司,有效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按照规模保费(包括原保险保费、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计算,目前已经有3家中小寿险公司排名大幅上升。

特别是富德生命人寿、阳光、华夏、国华、幸福、前海等绝大多数中小寿险公司目前均采用投资驱动这种以“承保+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相对更偏重投资以求获得超额利差收益。在业务上采取多渠道全面发展策略,追求加快机构铺设、快速做大规模、迅速积累客户,尤其注重银保渠道建设。通过积累规模型业务,以利差弥补费差损,实现盈利。盈利模式上对投资依赖较强、要求较高。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在全国中小寿险公司联席会成立大会时表示,保监会近年来在机构批设、产品审批、投资牌照等领域对中小公司予以倾斜支持,持续推进其发展环境的优化及改善。

不过,富德生命人寿董事长方力也直言,近些年,中小寿险公司发展很快,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品牌认知度不高,客户满意度不高,业务结构单一,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性,人才储备匮乏等。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行业的成长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时常面临双重价值判断标准的尴尬,也时常让人感受到中小寿险公司是“弱势群体”,而不是“生力军”。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