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高省30%
业界认为,这是专车在国内诞生一年多时间以来的里程碑事件,表明了政府和业界对交通领域移动互联网创新的肯定和认可,专车也将有望寻得路径走向“合法”。由此作为开端,中国的互联网专车或将开创一个出行新模式的新局面。
滴滴快的CEO程维表示,网络约租车行业的“上海模式”是推动政府监管、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解决城市治理难题的尝试,对全国各地落实“互联网+”具有示范意义。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以“敢问路在何方”为题做了演讲,他表示,“今天上海在做事情是一个非常创新的尝试,希望在约租车服务上寻找出一条新路径。”
“上海模式”允许符合相应条件的车辆接入网络约租车平台,这是经济新常态下上海政府的创新之举。据悉,“上海模式”除了要求平台方具备企业相关资格和所在地服务能力外,还需要获得互联网业务资质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平台数据库接入监管平台,注册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大陆等。而车辆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营运证,司机也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
滴滴快的方面透露,将尽快给符合条件的车辆和司机办法相应资质。据了解,平台将统一购买营运性的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每车最多能提供600万的保额。司机方面,约租车公司对其年龄、驾龄、过往驾驶记录等设置明确的准入条件,建立培训制度;服务方面,约租车公司对接入平台的车辆和司机,进行严格的安全核查,建立健全服务规范,设置乘客投诉渠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