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跑步这项具有社交属性的运动正被一些保险公司所盯上。去年以来,有大型寿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纷纷试水互联网运动保险。运用可穿戴设备、运动APP提供的大数据,将传统保险产品嫁接于其中,再通过消费者的运动实情,对产品进行动态定价——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运动保险应运而生。投保后消费者能够享受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保障,每天的运动量将直接影响保费的高低。凭借新潮的玩法,这种保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但它们的软肋也很明显,比如保障额度最高仅20 万元,而且只保障较为基础的病种。
产品背景
保险如何与运动挂钩?
消费者在投保传统的健康险(含重疾险)时,保险公司往往会参照消费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基础信息。而随着可穿戴设备以及运动APP的普及、运用,记录运动的数据隐藏着商业价值,因为它能大致反映消费者的健康状况,这便为互联网健康险产品带来切入口。去年底,国内某大型寿险公司推出一款名为“星运动”的重疾险,消费者下载保险公司开发的APP后,每天定量运动就有机会享受免费的重疾保障。前不久,国内某互联网保险也推出类似的产品“步步保”,运动量越大所能享受的保费优惠就越多。该产品目前挂靠在一些比较常用的运动APP上。
产品测评
玩法一:获得3颗星即达标,按达标天数返还保费
这种带有互联网思维的运动保险的第一种玩法是消费者先交保费,事后保险公司根据消费者的运动量返还保费。
上述寿险公司推出的“星运动”就属于这类,该公司通过10万人的运动步数与身体指标的跟踪分析,发现保持健康的关键是运动的“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消费者每天运动达到“3颗星”就算达标。
根据记者的一次亲身测算,不间断持续运动38分钟后,得到了3.7颗星。APP显示跑步量是7917步,消耗300卡路里,按照界面提示,这算作达标。该产品还在APP上也注明,保险公司把“对健康有帮助的持续了10分钟以上并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视为“星运动”,如果中途停止运动就得从头开始计算。
玩法二:完成设定跑步目标,获得抵用券抵扣保费
另外一种就是“步步保”的玩法,即消费者最开始会有1个月的免费体验期,只要完成预先设定的运动量,就可以获得对应的保费抵用券,这与“星运动”先交保费事后返还的机制有所不同。
进入界面后,会有5000步/天等3个不同档次的运动量等级,消费者需自行选择。“步步保”的保障周期是1个月,投保次日是每个月的固定结算日,步数每达标1天,下月结算时就可以多免费1天。目前是免费体验阶段。
可以说,保险公司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也是为消费者提供“赚取”达标天数的机会。1个月后,如果消费者还要玩,那就得按照上个月的达标天数来计算保费了。保险公司还规定,如果连续7天达标,消费者还可以获得1张优惠券,但每次结算仅限使用1张。
烧钱赚用户阶段 保额上限20万元
如果剔除返还或优惠措施,单从产品费率来看,上述两款运动保险的保费是很便宜的,最低日均只要几毛钱。但在保障力度方面这两款产品都是偏弱的。
一位保险专家表示“这些产品的保额之所以设限,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要考虑到成本。现在还是烧钱赚用户阶段,用户量并不多,保费规模也不大,所以只能做20万。规模起来了,保额才会上调。”
两款互联网重疾险与常规重疾险对比
产品名称 保障期 年龄 保费 保额 重疾病种 等待期 销售渠道
星运动 1年 18岁-45岁 88元-358元 10万 30种 90天 星运动APP、淘宝网等
步步保 1个月 0-65岁 低至0.33元/天 10万-20万 25种 30天 小米运动、乐运动等
某常规重疾险 1年 18岁-39岁 200元-600元 10万-30万 42种 90天 淘宝、官网等
保障提醒
1、保障参照传统重疾险规定
查阅上述两款运动保险的条款,其参照的是传统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但将这两份条款与常规的重疾险条款对比,上述运动保险所能保障的重大疾病病种相对较少,“星运动”为30种,“步步保”为25种。记者从行业内了解到,常规重疾险少则包含30种,多则有50余种。前述保险专家也表示“尽管看上去性价比很高,但这种运动保险实际所能保障的病种是最基本的,市面上同类产品已经很少见了。”
记者还注意到,上述运动保险也有相应的等待期、宽限期等规定。值得指出的是“‘步步保’的免费体验期是1个月,而重疾险的等待期也恰好是1个月,如果在这期间出险,不属于条款保障责任。”上述保险专家提醒。
2、产品主要意义在于激励运动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类运动保险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能提供多少保障,而是将跑步运动与费用结合起来,像做游戏一样达到激励用户坚持运动的目的。”上述保险专家表示。
事实上,涉事保险公司在推广产品时,直接打出“每一步都是成就”、“运动就可免费”、“把运动变现”等类似标语,产品的游戏性质较强,在界面上也少有关于重疾险的相关描述和介绍。
一家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还指出,“目前可穿戴设备、运动APP对运动项目进行量化的算法并不统一,而反映用户健康情况的因素应该还包括血糖、血氧等,运动保险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从行业来讲,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将健康的“事前管理”作为产品研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