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正如北京保险研究院日前的倡议——“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元年”,近来保险业频频“触网”。继日前保监会批准易安财险、安心财险和泰康在线财险的筹建工作,中华保险和中华财险共同设立电商公司,分别扩充专业互联网保险企业和保险电商队伍后,近日,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又联手华氏大药房提供一站式购药服务,正式进入医药电商领域。
在保险业,“触电”和“触网”早已被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虽然互联网对传统保险业的颠覆论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有些夸大其词,但毫无疑问的是,“互联网+保险”将给保险业带来巨大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
电商已成趋势
事实上,早在中华保险之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泰康人寿等大型险企就都设立了电商公司。此外,根据保监会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共有69家保险公司通过自建在线商城开展经营,68家公司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深度合作。
不过,“网贷315”首席分析师李子川认为,目前的确有一些保险公司设立的电商公司存在经营惨淡的情况。未来,保险公司如果想在电子商务领域扎根,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然而,趋势不容逆转,截至去年年底,共有85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比上一年度新增26家,其中中资公司58家,外资公司27家;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远高于全国同期电子商务交易增速;互联网保险占行业总保费比例由2013年的1.7%上升至4.2%,对行业保费增长贡献率达18.9%。互联网保险已成为推动行业深化发展、业务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由于策略不同,每家险企的互联网保险发展速度和保费收入占比情况大相径庭。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坦言,不少中小寿险公司借助互联网获得了发展新机遇,在去年的互联网人身保险中占据了82%的市场份额。无独有偶,北京保险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占波也透露,中国人寿去年保费收入约4000亿元,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保费还不到1亿元;而泰康人寿去年保费收入约800多亿元,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保费就有几亿元。
效率亟待提升
众所周知,自有电商公司、官网销售渠道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不容小觑,但就人身险而言,目前保费获取仍以第三方渠道为主,网销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据中保协人身保险专业委员会互联网保险工作部统计,去年前9个月,人身险通过第三方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57.7亿元,占网销总保费的94.3%。不过与人身险网销现状不同,财产险通过第三方网站合作保费为16.0亿元,占比仅为4.6%,其中淘宝网(含天猫、支付宝等合作)合作保费10.7亿元,占比第三方合作保费的66.9%。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开辟新渠道的领头羊,平安产险新渠道已经逐渐告别曾经的“疯狂增长”。根据年报,平安产险去年交叉销售、电话及网络销售渠道的保费为620.53亿元,仅同比增长22.3%,略低于该公司保费的平均同比增幅。此外,人保财险去年的电销、网销等新兴直销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493.97亿元,同比增长20.9%;太平洋产险去年电销、网销车险保费收入在全部车险总保费的占比接近22%。
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渠道与传统渠道的冲突问题。赵占波直言,现在一些保险公司不敢大力推动互联网保险的原因就是渠道的冲突,但不能因此就不去改变。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就是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线上卖的线下没有,而线下卖的线上没有,只要把这个区分好了就不会有冲突。
创新没有极限
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想更好地拥抱互联网,就要做好完全放弃传统套路、将创新进行到底的心理准备。
此次平安进入医药电商领域,与当地的医药集团、连锁药房进行O2O合作,使用户通过“平安好医生”App进行线上下单购买,华氏大药房门店线下送货,核心区域用户还可享受“两小时上门”的药急送服务。据平安健康董事长王涛介绍,“平安好医生”除自建了一支临床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医生团队外,还招募了一批优秀的药剂师,为用户提供专业、准确的用药咨询。
就O2O而言,中国平安已经开始布局“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平安好房将金融与互联网融入房地产全产业链,通过房产租售流程互联网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过滤虚假房源信息。其推出的“好房宝”产品,让购房者独享“存款高利息”与“购房高折扣”的双重优惠,并提供优先选房、优先贷款、首付分期等多项增值服务。平安好车当前主要为广大车主提供二手车资讯、车辆检测、车辆帮卖、车辆认证质保和车险、车贷等金融服务。同时,配合全国布局的线下门店以线上竞价平台集合全国品牌优质商户,针对意向交易车辆进行线上竞价拍卖,从检测到过户全流程免费,还提供车险、车贷等金融服务。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大家对O2O都非常熟,但是目前保险公司线下做得非常充分,而线上还差得很远。”赵占波认为,线上线下的业务险企都应该做,只做线下是没有前途的,而只做线上也不行。只有“虚实融合”,才能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