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报道,香港第二富豪李兆基宣布退任恒基发展主席兼董事总经理,7月1日起交棒予小儿子李家诚。这些亿万富豪们看似比普通人对金钱有更强烈的渴望,实际上有着更深层的担忧如婚姻失败带来的财产分割、移民后面临的庞大税收等;归根到底巨额财富多给少给或不给谁就是富豪们面临的财富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富人更需要保险的原因。在此一起来看看富豪们如何玩转保险。
现年87岁的四叔,旗下王国包括位处尖沙咀中心地段的美丽华酒店,环球金融中心地标-中环国际金融中心(IFC)等。全港数十万户的每月缴交的煤气费,都是四叔的资产,被视为四大家族(地产霸权)代表之一。四叔李兆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纵横股市的故事,2007年的疯牛,李兆基称两年半内赚1000亿元,当时更不介意股东会上分享爱股名单,更指大跌市“个个跌到惊,无人买”时,就斥资20亿入市。
这些亿万富豪们看似比普通人对金钱有更强烈的渴望,实际上有着更深层的担忧如婚姻失败带来的财产分割、移民后面临的庞大税收等;归根到底巨额财富多给少给或不给谁就是富豪们面临的财富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富人更需要保险的原因。在此一起来看看富豪们如何玩转保险~
【继赴港置业移民热潮之后,内地富豪正掀起一波赴港抢保热。】
香港保险监理处官方网站披露:2014 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新购保单保费169 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34 亿元,以1 港元兑0.79 元人民币计,下同),占2014 年前三季度香港个人业务总新购保单保费的20.3%,比前两季度的占比18.4%、18.2%再次攀升。这意味着前三季度274 天中,内地游客在香港平均每天花6100 多万港元(折合人民币4900 万元)买保险。
目前赴港投保的人群主要是内地的高收入人群,包括内地明星、大型企业的老板等。据媒体报道,有香港保险经纪称,内地高净值人士更常见的保单金额是1000 万美元,按照全球其他国家的标准也是很高的金额。野村证券香港私人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何乐生更是表示,一度遇到过内地富人想买价值达1 亿美元的寿险,保单价值高到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愿独自承担,要分到几家以分散风险。
富豪们在财务上有着较大的自由度,即使身患重病,往往也不必担心医疗方面的支出,故医疗方面的保障对富人而言,往往可有可无。因此,富豪们赴港买保险,目的决不仅仅是图个保障,或是追逐蝇头小利,那这背后的玄机又是什么?
【“融资”新渠道】
吴霁 (北京诺润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富豪们买保险,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被频繁炒作的“遗产税将要出台”这一概念给了他们一种紧迫感,让他们觉得买保险迫在眉睫。因为一旦遗产税出台,按照2010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计算,如果某人有1 亿元的资产,潜在的遗产税将在3000 万左右,这是非常高的,而购买终身寿险则能起到免税的作用。那为什么非要去香港买保险呢?除了财富传承、家庭保障以外,实际上,很多富豪是把在香港购买的保单用作融资或资金周转用途的,这类保单可以提供杠杆和现金流。
首先,香港的保费低。同样保额的保险,在香港购买,大致相当于内地的3 至6 折。
其次,在总保费便宜的基础上,如果是趸缴的话,这张保单还可以在私人银行抵押,以非常低的成本再把大部分的保费给贷出来。如果把这些杠杆手段全部使用上的话,他在香港买保险的成本只相当于内地的十分之一左右。
例如,以某份保额高达300 万美元的万能寿险计划为例,购买人只需一次性缴付60 万美元作为保费,杠杆比例为5 倍。目前在香港保单融资额可以做到保单现金价值的八成。保单首日的现金价值,一般为缴付保费的80%,即保单购买人一次性缴纳了60 万美元的保费,大概能从银行获得48 万美元的贷款。计算下来,购买这份300 万美元保额的保单,只需花费12 万美元的成本。这时,保额与实际支出保费的杠杆已由5 倍飙升至25 倍。而在内地,费用要比香港高出很多。
此外,该保单持有人每年需承担银行保单贷款利息一般不到2%,而目前万能寿险保单的给付利率则在3%-4% 左右,这样保险人还可以稳赚息差,并且可以将保单现有的利息收入存于保单内滚存赚取复息。
这类具有融资功能的保单可以提供短期资金周转,投资者可以根据利率的变化来决定贷款额度,而且在投保期间,保单持有人如发生意外依然可以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会在扣除借款本息后给付相应的保险金。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具有储蓄性质的人寿保险、年金保险以及分红型保险等人身保险合同才具有融资功能。而健康险、投资连结保险及短期意外险和医疗险,由于没有现金价值或现金价值波动,是没有贷款功能的。
第三,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有一半的保险公司是在海外注册的,其中以美国、英国公司为主。香港的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于全世界各地的基金,而内地的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却非常有限而且运营成本高。因此,很多内地富豪去香港,就是专门为了购买投资连结保险(内地俗称“101 计划”)。它可以关联到世界各地的基金,保单计价通常是港元、美元,因此能帮助富豪实现全球资产配置,避免持有单一的人民币资产,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而且这类保险通常收益率很高,甚至能达到双位数。
因此,对于真正懂行的,而且有合适的理财顾问介绍的,去香港买保险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隔离资产,控制破产风险】
宿非(信诚人寿保险经理人、RFC 国际财务规划师)
在法律上,保险权是高于债权的,因此会有一些企业主利用去海外买保险的方式来转移资产。
由于内地中小企业寿命比较短,加上最近一年多以来,经济情况并不景气,很多中小企业濒临破产。这些有亿万身家的中小企业主,大部分都属于劳力密集型企业的老板,遇到的财务风险往往与融资有关。 为了避免破产清算时失去所有家产,有些小企业主就想办法借钱,甚至不惜把厂房抵押出去,然后用这些钱去香港购买巨额保险。这些保险受益人可以是这些小企业的老板,也可以是他们的子女,或者亲属。
一旦企业破产倒闭,在清算其债务的时候,由于保险权高于债权,所以这些保险就可以得以幸免,法院既不能冻结这些保险里的资金,也不能要求保险的受益人代替老板偿还债务。于是很多小企业就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资产、避债。如果通过保单隔离的资产够大,甚至可以作为“东山再起”的资金。
这种转移资产的方式除了用在避债方面之外,还用在夫妻不和时出现的财产纠纷上。通过将受益人设为家庭之外的其他人,当投保人离婚时,这部分保险就不能计入夫妻共同财产。
另外,香港的储蓄类保险收益高。香港购买储蓄型寿险大都提供4% 以上的年复合回报率,有的甚至高达10%,分红保单还附加每年现金红利或基金结余。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长期被定为2.5%,直到2013 年8 月才上调为3.5%。
香港保险业已有170 年历史,截至2014 年9 月30 日,共有156 家获授权保险公司。香港险种设计也较有前瞻性。以埃博拉病毒为例,内地大部分人2014 年才听说这个名词,而香港部分保险公司提供的重疾计划中,则含有“伊波拉”或“伊波拉出血热”保障(伊波拉也是埃博拉的另一种翻译)。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
杨学昌(万航律师事务所 律师)
到香港买保险虽然有很多好处,但风险也必须注意:
1. 只有在香港境内签署的保单才被监管认可,否则是不被保护的“地下保单”,所以投保人必须亲赴香港签约。内地居民到达香港,会发一张入境单,此单据是内地居民可购买香港保险的重要凭证。
2. 因为保险有效期长达数十年甚至终身,选择大型公司更为靠谱。第一次签合同必须本人(儿童不用)到香港签字,并有录音、录像记录,符合合法、有序的保险程序。第一次保费要在公司刷卡。而每年续交保费或理赔时则不需到港,可通过转账、汇票等方式办理。
3. 香港自由市场对中介办理保险是认可的,但中介不同于直接受聘于保险公司的员工,它不属于哪一方,可能会出现赚钱走人情况,甚至辞职或退休后,保单变成“孤儿保单”。
4. 购买美元或港元计价的保单或会存在汇率风险,汇率贬值资产也会缩水。
5. 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自2013 年5 月1 日起,将处理索偿投诉的服务范围扩大至非香港居民。但如果涉及纠纷较为复杂,内地居民仍需亲自到港提起索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