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起,湖北省在涉重金属企业和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试点,要求纳入试点的438家企业,2014年和2015年两年内实现全覆盖。然而,试点一年多了,“绿色保险”推进的步伐却显缓慢。截至目前,时间已经过半,但参保企业只有102家,参保率23.3%,不到1/4。
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些高度威胁环境安全的行业和企业,如何控制风险?2013年起,湖北省在涉重金属企业和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试点,要求纳入试点的438家企业,2014年和2015年两年内实现全覆盖。
然而,试点一年多了,“绿色保险”推进的步伐却显缓慢。截至目前,时间已经过半,但参保企业只有102家,参保率23.3%,不到1/4。
企业突发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伤害时,如果购买了环境污染责任险,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赔偿。“绿色保险”有利于改变“企业污染,百姓受害,政府担责,全社会埋单”的现象。
2013年4月,省环保厅和湖北保监局联合下发《湖北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动方案》,明确2013年在涉及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企业开展强制试点,由人保财险湖北公司和长江财险公司负责承保。2014年,两部门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我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参与试点的438家企业名单,其中335家企业计划2014年完成投保,103家企业计划2015年完成投保。
截至目前,人保承保90家,长江财险承保12家。“涉污企业承担4万至12万元不等的保费,一旦在保险期间发生污染事故,能够获得3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保险保障。”人保财险湖北分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业务主管杨叔飞介绍。
如何让企业从“强制”变“自觉”
意识淡薄有待提升
“困难重重。”杨叔飞如是形容环境责任保险的推进情况。
财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认为企业不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即使发生事故,自身也有能力应对,不愿投保。一些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差,支付能力弱,也不愿主动投保。
杨叔飞表示,企业投保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部分企业拒绝参保。
一些企业负责人则认为,保险责任范围过窄、保险免责条款复杂等,影响了企业参保积极性。“保险公司的配套服务有待改善。”湖北保险业一位资深人士坦诚,事前风险评估是保险公司为投保企业提供的免费增值服务,能够增强企业风险前端的预防能力,此项工作亟待进一步落实;目前,环境责任险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风险需求,产品缺乏较强的吸引力。
据了解,人保财险总公司正在研发事前风险评估系统,预计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线,这将增强企业风险前端的预防能力。
仅有“强制”还不够
省环保厅要求,对列入试点的企业,各地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污染治理资金安排、出具环保守法证明、环保评优评先、排污许可证管理、上市核查及再融资、排污总量核定等方面工作时,要求其提供投保环责险的凭证,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可以说,这些约束措施几乎穷尽了目前环保部门的所有手段。即便如此,这样的“强制”似乎还不够强。
保险专家建议,环保部门对应当投保而未及时投保的企业,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那些检查不合格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逾期仍不整改的,依法严肃处罚,并不予年审、换证或延期。同时,暂停企业申请的环境相关专项资金,降低其信用等级,限制企业信贷资金。
与此同时,强制与激励措施并重,让有风险防范保障的企业有更大发展空间。《湖北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动方案》中明确,对投保企业污染防治项目予以资金倾斜,对投保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这些措施,如果能用好用足,企业投保环境责任险就能从“强制”变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