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什么是穷癌呢?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穷癌,是一个现代词语,它具有两种含义:一是网络流行用语的“穷癌”,是指因为没钱无法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达半年以上的现象;二是指疾病穷癌,在民间,癌症有“富癌”和“穷癌”的说法,例如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在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因此被认为是“穷癌”。而淋巴癌、乳腺癌等在发达国家中较常发生,因此被认为是“富癌”。
未来10年,中国三大癌症将可能困扰着每一个家庭,肺癌、胃癌、肝癌。据统计,目前我国有癌症患者700多万,每年新发患者160万,癌症死亡人数近130万。一旦癌症发生,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比巨大。
几年前,曾有一项数据称,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每分钟有6人确诊为癌症。造成癌症的因素纷繁复杂,虽然如今医学昌明,不少癌症已经有了治愈可能,但无可否认的是,一旦不幸罹患癌症,所需的治疗费用是相当昂贵的,对不少个人和家庭来说还可能是“无法承受之重”。
对于年轻人而言,由于收入有限,保费预算不高,因此建议投保专门针对各类癌症的防癌险,或者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用最低的保费投入获得更高的保障。
中年人更需重疾险的全面保障
若是过了30岁,特别是35岁以后才想起来要针对癌症等重大疾病风险进行投保,从而将财务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那么建议选择终身型,或者至少可以保障到70岁的重大疾病保险。预算有限的中年人群仍可以选择消费型,预算宽裕的则可以选择带有一定储蓄性质的重疾险。
积极理财避免陷入“穷癌”泥沼
对于得了经济型“穷癌”的年轻一族,除了及早做好防癌保障之外,积极的理财规划也可以避免自身陷入“穷癌”的泥沼中。
没钱的穷癌一族,不少人是属于“月光”族,很多东西想要买,却经常囊中羞涩。对于这类“重症患者”,建议首先是降低消费欲望,同时进行积极的理财规划。
比如,很多人想要有所储蓄,但却不见得能存下钱来,因为他们认为储蓄=收入-支出。其实完全可以逆向思维一下,每月领到工资后,首先将工资全数转入货币市场基金中,然后抽出一个固定额度(比如每月500元、1000元或2000元)投入定期定额基金投资计划中(偏股型),强制自己进行储蓄,等于是变为“收入-储蓄=可用支出”。唯有如此有规律地进行理财,才可能改变月光习惯,为将来购买各类大宗物品做好充足准备,避免成为“穷癌”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