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经历一个多月的等待后,上海终于出炉国内首个地方版保险业“国十条”,率先起跑。纵观这份实施意见,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改善业态环境等亮点频频闪现,并首次提出了“2020年建成国际保险中心”的具体目标,将保险业在沪的发展半径大幅扩容。
业内专家表示,沪版《实施意见》既是落实“新国十条”的重要举措,又是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纲领性文件,而“国际保险中心”的目标则标志着上海保险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征途的开始,意义深远。
沪保险市场亟待升级
11月25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上海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总体要求、重要任务及政策措施,并明确时间进度安排。
了解到,该《实施意见》分为七大部分共二十八条,并梳理明确了六大类33项重点工作作为附件。主要内容涉及:利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契机,全面推进上海保险业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立足上海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增强上海保险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化商业保险对民生保障的有效支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保险在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高效运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保险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促进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和支持政策,营造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事实上,对于这份《实施意见》的制定,上海市政府、金融办、保监局各相关部门筹备已久。11月25日,在上海市政府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表示,“新国十条”出台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上海市金融办和上海保监局组织专项工作小组启动起草研究工作;杨雄市长、屠光绍常务副市长先后两次拜访保监会项俊波主席,交换关于上海贯彻落实“新国十条”整体考虑的意见,深化部市合作内涵,确定起草工作总基调和总要求;市金融办和上海保监局召开多场座谈会,听取保险集团与各种类型保险机构代表、保险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上海47个委办局对《实施意见》提出诸多建设性的修改建议。
裴光强调,《实施意见》立足上海,心系全局,着眼未来,意在全球;坚持服务全国的大视野,坚持着眼未来的高起点,坚持突出上海特色创新发展,坚持强化保险基础环境建设。文件质量高,示范性强,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相扣,与上海改革开放试验田战略使命相吻,与保险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方向相符,是保险国家意志、上海需要和行业诉求的有机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意见》的起始部分就明确提出,“未来上海将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服务特大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导向,抓住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契机,大力发展上海保险市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体系,发展成为国际保险中心,上海地区的保险深度达到6%,保险密度达到7300元/人。”
分析人士表示,根据此前“新国十条”,到2020年,全国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也就是说,在作为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程度重要指标的保险密度方面,上海未来达到的标准将是全国的两倍。这个目标一方面提出了远大的远景,另一方面实际上也给沪上保险业“上紧发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上海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8%、540美元/人,滞后于全球平均水平6.3%、652美元/人,也远低于新加坡(5.90%、3251美元/人)和香港(13.20%、5002美元/人)等保险发达城市。
而从全国来看,上海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也稍逊于北京。11月24日,保监会发布了全国保险业保费数据,上海今年前10月的保费是840.62亿元,而去年全年的保费收入也只有821亿元;而北京今年前十月的保费收入已经超过千亿,达到1039.95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保费超千亿的直辖市。
业界普遍认为,北京保险市场近几年的发展明显要快于上海。比如说,上海目前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400万,而北京最新的数据是2100多万,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而言,上海最新的保险市场深度4.08%,保险密度是3496元/人,而北京则分别达到5.19%和4572元/人。
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保险正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制约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发挥。或许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此次《实施意见》将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发展远景予以明确,希望通过目标带动整个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支持上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成保险中心已具多项优势
“上海是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祥地,又是保险业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裴光表示,目前,从保险市场的体系建设和规模增长来看,上海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基础条件。
首先,保险机构有效集聚,量多质优。截至2014年10月末,上海共有保险公司137家,其中保险集团1家,保险公司124家,再保险公司5家,资产管理公司7家;保险中介机构367家,其中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86家,保险经纪机构112家,保险公估机构69家。保险机构量多质优,类型多功能全,外向度高,初步呈现现代保险市场体系雏形。截至10月末,在沪保险公司总资产过6000亿元,约占全国的6.43%;保险法人机构49家,占全国比为27.37%;上海外资保险总公司27家,占全国比为42.86%。
其次,保险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稳中有进。2013年,上海实现保费收入821.43亿元,位居全国第9,与新加坡相比差距不断缩小(差距约200亿元人民币)。2014年1至10月,上海保险市场原保费收入累计840.62亿元,同比增长21.05%。产险市场治理有效,业务发展平稳有序。寿险业务发展回暖复苏,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见效,累计保费收入是2013年全年的3.24倍。
第三,功能性、创新性机构加快涌入,辐射全国。2014年已新增15家功能性保险机构,截至10月末达62家,涵盖资产交易、数据信息中心、渠道销售、审计中心、培训中心等在内的保险服务链;新增3家航运保险中心,航运保险中心总量达到8家,船舶险和货运险的保费收入分别占全国的45.56%和16.94%;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资产规模约占全国的50%。
第四,加快制度创新,推进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保险监管制度现代化。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为契机,简政放权,试点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条款,取消部分分支机构和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探索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以及以非现场监管数据统计制度为关键的事中事后的监管模式。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表示,上海此次提出的2020年国际保险中心的目标一点都不高,即使按照亚洲的平均水平,上海也只是希望到时能实现平均线。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其实与整个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当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慢慢过渡到平稳增长的时候,再要求保险业实现每年20%多的增速也不现实,不过也不排除上海会提前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