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高省30%
导读:海康人寿由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各出资50%组建而成。而此次合资险企的股权转让已是9月的第三例。
9月26日,时代周报记者从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海康人寿” )获悉,交易尚在进行中,“我们对目前参与竞标的意向受让方的信息不予置评。挂牌公告期设定为公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北交所后期交易审核预计10个工作日,所以我们预计10月中下旬会确定最终受让方。最终价格以及最终受让方将以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的拍卖结果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出售的险企经营都不甚乐观。比如,海康人寿和中法人寿在2013年分别亏损9252万元和698万元。除此之外,安永提供的报告显示,目前市面上的28家合资寿险公司中,在去年有三分之二未盈利,并有近半数曾发生重大股权变更。“销售渠道单一、网点偏少”、“中外股东的经营理念分歧”成为业内人士总结的合资险企大面积亏损的共同原因。
实际上,自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之后,先后有40余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然而“顺应国企改革,收缩战线、回归主业的大趋势”与合资险企遭遇的国内保险企业强势挤压,已逐渐超越合资险企原本的资源整合优势。
“合资险企”的名头竟开始沦为前景堪忧、令股东掌控为难的“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