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与众多百姓生活脱节:缺钱还是缺信任?

沃保整理
2014-08-22
100
8月初,昆山市发生的中荣工厂剧烈爆炸案,造成大量员工人身伤亡。但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保险公司排查到人身保险承办的情况,大部分工厂的员工并没有购买人身保险,企业也并没有给这些从事高危工作的员工投保……

  导读:8月初,昆山市发生的中荣工厂剧烈爆炸案,造成大量员工人身伤亡。但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保险公司排查到人身保险承办的情况,大部分工厂的员工并没有购买人身保险,企业也并没有给这些从事高危工作的员工投保……

  这则消息引发了人们对国民保险意识以及保险覆盖率的思考。消费者不信任、不理解、不愿买,保险意识低,这是当前国内保险市场的真实写照。

  近日国务院出台的“保险国十条”提出,2020年保险深度要提高到5%。而我国的保险深度近些年一直徘徊在3%。从3%跨到5%,还要迈过多少槛?

  消费者不信任、不愿买 保险深度“达标”难

  尽管中国保险业保费规模已位居全世界第四,但行业的诸多短板、不足也日益凸显。

  此前对于国民保险意识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人对保险公司不信任,宁愿把钱存在银行也不愿意买保险,仍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情景。

  “国内保险业的销售误导问题很严重,理赔难问题也经常发生,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买保险给自己上一个保障,而是怕被骗。”上海市民陈昭说。

  天安人寿副总裁毕闯指出:“在香港,每个人可能会有7张以上的保单,日本有2-3张寿险保单,而我们大陆很多人却一张保单都没有。”

  近日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我国要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到2020年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额,反映一国民众参加保险的程度。这两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而今,我国距离2020年的目标有多远?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已达2000-3000美元,保险深度在12%左右。而截至2012年底,我国保险密度仅为1143.8元/人,保险深度仅为2.98%。

  这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每人所花的保费要比2012年末高出近一倍才能“达标”。

  政府不放心、从业者没底气 多重短板陷尴尬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坦言,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有关我国保险业的表述是“政府不够放心、人民不够满意、从业者不够硬气”。这样的尴尬状态,可以说是我国保险业“大而不强”的一个写照。

  专家指出,国民保险意识不强、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产品创新不足等多重短板都是主要因素。

  “从保险业发展的客观环境看,我国1979年才恢复保险业经营,现在也就30多年时间。恢复之初我国还是计划经济,保险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不够。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财政包揽的多,商业保险地位较弱。”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表示。

  其实从保险意识上看,无论是国民保险意识,还是政府的保险认知意识都有待提高。

  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坦言,我国保险业一直存在社会不了解、不理解两大困扰,许多政府领导和企业管理者对保险作用不了解,特别是对保险嵌入社会治理体系能够起到的作用认识不足。

  此外,王绪瑾认为,从资本市场环境看,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保险业的投资盈利能力仍然有限。“事实上,很多人跑到香港地区和美国去买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更高。”

  保险要让老百姓买得起、高兴买

  保险,不应只是一个生硬的金融词汇。我国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要上一个台阶,需要让保险走入寻常百姓家。因为从国家战略上看,是要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而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言,其实就是让投保人能高高兴兴买保险,让保险人快快乐乐卖保险

  王和坦言,社会对保险业的不理解,甚至误解情况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根子还是在于行业,特别是发展模式和服务水平。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保险业要在加强保险知识普及的同时,下大力气解决好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专家表示,老百姓购买商业保险的市场需求还有待启动,这个需求启动才是真正的启动,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归到一句话,保险业要降低成本,要推出老百姓买得起、愿意买的保险。

  “要加快保险业在销售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推进中国保险业由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推动保险业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数量的迅速扩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说。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