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6月23日,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阳光融和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获批,成为险企投资成立医院的首个案例。
长期以来,健康险被视为是保险机构发展的瓶颈,险企争相布局医疗产业确有将保险产品和医疗服务形成产业链配套的需求,同时,也有对布局养老社区和提升养老服务的期待。
事实上,保险机构涉足医院、投资医疗产业早有行动,并非阳光保险一家。阳光保险之所以能够获批,业内人士认为是抓住了时机,选对了城市,和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获批仅仅是开始,业内专家认为,在监管政策尚未出台、此前也没有成功商业模式的背景下,投资医院对险企的业绩、偿付能力都将是不小的考验。
筹建医院占时机优势
6月23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阳光人寿投资控股阳光融和医院,成为险企投资成立医院的首个案例。
记者从阳光保险了解到,阳光融和医院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项目总投入25亿元,阳光人寿将持有50%以上的股份,整体规划占地706亩,包括综合院区、专科专病诊治的临床医学中心、医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医学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护理中心、康复中心等七大功能中心。目前,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等区域在内的第一期综合院区已完工,预计2015年开业。
据阳光保险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阳光融和医院将以三级甲等医院准入标准为基础,组建相应的医护团队、服务标准和配套设施。全面运行后,预计床位可以达到2000张。
与此前折戟龙岗中医院的中国平安[微博]相比,阳光保险无疑是一位成功者。
2011年,中国平安曾尝试通过旗下子公司平安信托,与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共同合作建立龙岗区中医院项目。当时这被业界看作是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颁布以来,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公立医院的首宗案例。但次年合作以失败告终,平安最后退出龙岗中医院项目。
据阳光保险负责人透露,阳光保险从2010年开始着手调研布局医疗产业,至2012年7月,方与潍坊市政府达成《关于市民健康中心市场化运营的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阳光融和医院。
在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看来,阳光保险投资成立医院能够获批,是时机把握得比较好。
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政策鼓励包括商业保险机构在内的机构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同时,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目前,潍坊市是2010年卫生部等五部委确定的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
“相比3年前,5年前,现在办医院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指引方向更加清晰。大家都看出来了,单纯依靠公立医院、国家投入不可能完成医疗体制改革。”朱铭来表示。
谋求健康险“良性循环”
商业保险与医疗的融合一直是保险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能够和医疗服务挂钩,各大保险公司纷纷与公立医院开展了定点合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长期的赔付率偏高,承保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不论是对寿险公司还是专业健康险公司,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商业健康险都成为发展的一个制约点和瓶颈。
国内三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昆仑健康、和谐健康、人保健康的年报显示,2013年,除和谐健康实现盈利之外,昆仑健康、人保健康均遭到数亿元的亏损。
一位险企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保险公司与医院的定点合作实际上是停留在一种比较松散的状况。险企对医院诊疗流程,医疗费用的合规性都缺乏一定的控制力。而且越是大的医院对于商业保险公司的监督作用越淡漠。这种情况下,商业保险缺乏对医疗机构费用的管理和监督,加上道德风险难以控制,导致健康险基本上处在一种亏损的状况。
不过,正因为此,健康险也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业务。瑞士再保险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通胀等影响,中国的医疗保障缺口到2014年底将达到122亿美元,而到2020年,该缺口将达到730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险企热衷投资医疗服务业除了有资本优势外,最关键是可以吸引客户,推广相应的配套保险产品。对于患者来说,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性保障,可以享受高端服务,减少医疗费用开支压力。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教授庹国柱[微博]认为,从管理健康险业务的角度来讲,筹建医院在医疗费用成本控制,防止过度医疗等方面对保险公司有积极意义。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医院这个平台,积累足够的医疗数据,改善公司的保险精算。
对于阳光融和医院将采取怎样的合作模式,利润如何分配,产品与业务怎么挂钩等问题,阳光保险方面表示,目前医院正在筹建中,没有更多的细节可以透露。
朱铭来认为,阳光保险筹建医院,核心的目的在于将保险产品和医疗服务两者衔接起来。如果这两者能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配合,就能让保险公司的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状态。
铺路养老社区
除了改善健康险业务外,热衷投资医院,进军医疗产业与养老社区也有不小的关系。
近年来,保险机构对养老社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国内首个养老社区由合众人寿于2013年10月在武汉建成并开业运营后,泰康、新华、平安等保险公司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竞购地块,寻求投资养老地产的机会。
对于养老社区来说,对社区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功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配套功能,拥有一家医院,几乎是开设养老社区的必备条件。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透露,泰康正在申请二级医院牌照,在养老社区配置一家具备二级甲等资质的康复医院,为老人提供慢性病治疗、术后康复等服务。
根据现行《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务以外的机构。这意味着大多数保险公司暂时还无法做到自建医疗机构为养老社区“造血”,只能通过参股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来满足投保人的医疗需求。
据悉,阳光保险将以阳光融和医院为核心,在当地建成集医疗、康复、养老、养生、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市民健康中心,以此带动当地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而在筹建医院获批之前,阳光人寿已分别出资5.5亿元,在海南、重庆成立了两家地产公司。
“作为养老产业的延伸,养老社区需要一些医疗服务,自己有医院,就能把这个产业连接起来,实现一体化管理。”庹国柱表示。
盈利或需十年
对于总资产已经超过1000亿元的阳光保险集团来说,25亿元的投资并不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但要想取得回报,可能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根据业内观点,险企投资医院需要在前期进行大规模投入,而且盈利周期比较缓慢,一般需要七八年时间。此外,作为一个前无古人的先例,阳光保险投资医院的风险有多大,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想法很多,但真正落实去做投资的并不是很多。”朱铭来表示,保险公司想要在投资医院的过程中盈利,就需要发挥医疗服务跟保险产品形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而这个协同效应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尽管拥有医院,可以让一些公司客户享受到更便捷、更专业、更高端的医疗服务,但险企筹建的医院一样要面向公众开放,使用社保到公立医院看病的人还是在多数。
庹国柱表示,要想完全改变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状况,单靠保险公司筹建的医院可能力量有限。“医疗保险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一两家保险公司成立几家医院就可以解决的。”
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表示,“融和医院是阳光保险布局医疗产业的第一步,要以阳光高起点组建、远战略发展的企业文化指导医院的筹建和运营。”
朱铭来建议,不管阳光是否参与医院的具体运营,保险企业都要强化对医院的风险管理。要对每一个病种做到精细化管理,每个病种大概需要的医疗费用、医疗价格、赔付率有多少进行评估,这样才能达到科学运营,健康发展。
监管细则亟待出台
对于保险业来说,投资医院不仅是保险公司一个新的尝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一全新领域将更加考验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2006年,保监会公布并实施了《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据了解,在时隔8年之后,保监会打算根据目前新的形势,对这一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朱铭来认为,从保险监管的角度来说,对于保险公司的要求还是强调“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一家保险公司想涉足医疗领域,一定是把健康保险作为一个核心业务。另外,朱铭来建议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投资医院公布一项具体的指导细则,保障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行,也为日后更多险企参与投资医院提供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