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动刀万能险 增加保障属性

沃保整理
2014-06-11
100
去年8月,保监会启动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改革新政,这也是我国寿险业首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费率形成机制。保监会寿险部负责人在当时的发布会上称,先放开普通型也就是传统寿险,分红、万能等新型人身险产品费改会逐步跟进。

导读:6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保监会已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万能保险精算规定(征求意见稿)》,推动万能险费率政策改革。

去年8月,保监会启动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改革新政,这也是我国寿险业首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费率形成机制。保监会寿险部负责人在当时的发布会上称,先放开普通型也就是传统寿险,分红、万能等新型人身险产品费改会逐步跟进。

对比2007年保监会下发的万能险精算规定,10日,一位寿险公司总精算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该意见稿增加了万能险的保障属性,并试图引导公司压缩经营成本。

同时,随着互联网渠道销售万能险数量和收益率爆棚式增长所暗含的风险,为确保未来对保单账户之外的理赔、营业费用、持续奖金等支出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此次意见稿对保险公司“非账户准备金”的计提由原来的“公司自愿”,变成了硬性要求。这意味着万能险给投保人的收益越高,公司需要计提更多的准备金。

为费改铺路,该意见稿虽没有直接提及最低保证利率相较2010年规定的“不得高于年复利2.5%”有何变化,但该精算师称,在非账户准备金计提规定中提到评估利率可到3.5%,“实际上已经有所松动了”。

“意见稿上周已下发,要求11日上报各公司意见。分红险涉及面更广,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一位接近保监会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近期指出,今年重要工作是市场化改革,其中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以及分红险、万能险的费率改革有望在年内落地。

保险公司压成本就是压缩代理人佣金

相比现行万能险费用收取规定,意见稿在初始费用收取比例上限的规定有所下降。例如,期交基本保险费初始费用的比例第一年度不得超过40%(现行为50%),第二年不得超过20%(现行为25%);而趸交保费初始费用的比例以5万元为界,5万以下不超过5%(现行为10%),5万以上不超过3%(现行5%)。

退保费用比例上限也有降低,意见稿中从第一年起每年度分别是:5%、4%、3%、2%、1%,从第6年度开始不得收取退保费用。现行的退保费用比例第一年为10%,最长情形可以收取到第十年。

监管层出费改新政,意图是将前端的产品定价最大限度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而后端通过准备金计提控制风险。理想状态是公司通过压缩经营成本,提高效率,让利消费者来形成良性市场化竞争。

但现实情况是,“公司很难去压缩经营费用,这块账并不公开透明。所以主要体现在代理人的佣金压缩。”一位寿险公司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去年8月普通型人身险费改之后。

除了引导公司降低费用之外,万能险被嵌入了更多保障属性,对死亡风险保额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不再能被单纯认为是理财产品了。”上述精算师称。

意见稿第二条载:除提供有年金选择权的万能保险外,对于投保年龄满18周岁的被保险人,个人万能保险在保单签发时的死亡风险保额应满足下列情形之一:1、意外和疾病死亡风险保额不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20%;2、意外死亡风险保额不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50%。

而现行的规定中,个人万能保险在保单签发时的死亡风险保额,仅规定不得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5%。

所谓死亡风险保额,是指有效保额减去保单账户价值。其中有效保额是指被保险人身故时,保险公司支付的死亡保险金额。

保监会将强提万能险“非账户准备金”

针对互联网和银保渠道宣称收益率日益飙高的万能险,监管并没有给出直接行政干预,而是通过加强准备金计提管控来控制风险。

“收益率达到7%甚至8%的万能险,准备金要求高了会消耗大量偿付能力,公司必须注重两者平衡,也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做风控”。上述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说。

万能险的责任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账户准备金,等于评估日的保单账户价值。另一部分为非账户准备金,用于确保未来对保单账户之外的理赔、营业费用、持续奖金等支出有足够的支付能力,由公司自主决定是否提取非账户准备金及提取方法。

但在意见稿中详细定义了非账户准备金并将其再细分为三类,同时要求每家公司都“应当”计提保险利益非账户准备金、保证利率非账户准备金、结算利率非账户准备金,并附有详细提取方法。

依据意见稿,保险利益非账户准备金和各情景下的保证利率非账户准备金折现使用的利率为3.5%。保险利益非账户准备金的利差率假设应当不高于1%。

而为体现最低保证利率带来的额外成本,保险公司应当计提保证利率非账户准备金。

保证利率非账户准备金按照情景法计算。保险公司应按照中国保监会指定的情景,计算每一情景下未来每个时间段内由于保证利率而产生的额外成本,贴现加总到评估日。各情景额外成本的贴现值乘以对应权重后相加,得到保证利率非账户准备金。

如果评估日的结算利率高于未来一年的预期投资收益率与保证利率之较大者,保险公司应将结算利率的高出部分与评估日的实际保单账户价值相乘,作为结算利率非账户准备金。

其中预期投资收益率为截至评估日万能账户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类及其他具有明确存续到期时间、按照预定的利率和形式偿付利息和本金等特征的资产的投资收益率。

网销万能险收益高达6.8%专家称存在流动性风险

连日来,互联网“宝宝”们收益竞相跌破5%,一些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推出预期年化收益率6.8%的产品,引起广泛关注。不过热销的万能险等保险产品周转并没有“宝宝”们灵活,提前支取可能存在本金损失。更有专家提醒万能险可能投向实际项目,潜存兑付风险。

网销万能险频现高收益

近日,珠江人寿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推出两款万能险,一年期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5%,两年期收益率6.8%,起始资金均为100元。根据官网介绍,产品可以直接在线购买,在线领取,T+3到账。实际上,此产品今年2月份即以“余额宝用户专享权益2期”身份推出,彼时宣称预期年化收益率7%,3.8亿元的额度3分钟售罄。

此外,昆仑健康保险也推出预期年化收益率6%的存乐保障计划产品,本质也是万能险,1000元起购,3个月后可免手续费支取。国华人寿也推出1元起存,3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91天收益率6%的万能险理财。太平人寿、华夏人寿也推出了预期年化收益率5%的万能险。弘康人寿的灵动二号,最低持有期限1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3.01%。号称预期年化收益率有5%、6%的万能险可谓“遍地开花”。

记者看到这些产品多免初始费用、保单管理费,以及风险保险费。但记者就两年期汇赢三号产品咨询珠江人寿客服,对方回答汇赢三号产品是一款万能险,最低保底收益率2.5%,预期年化收益率6.8%,只是预期收益,并非保证收益。两年后领取免收手续费,第一年内领取按领取金额的3%收取手续费,第二年内领取按领取金额的1%收取手续费。记者看到,珠江人寿官网公布的前几月的收益,均达到了预期收益。

风险不可小看

随着保险投资“新政”的推出,保险资金“松绑”,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配置到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等领域,收益更大,相对来说风险也更大。

此前,一家推出7%高收益万能险产品的保险公司也承认,这些投资收益率较高的项目确实包括一些基建项目,所以都设定了限额和销售时间。网络渠道销售的万能险因投资期限相对较短、收益较高一度受到追捧,但其聚集的风险也不可小觑。

日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撰文指出,近来,部分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短期险和高收益的万能险产品等理财型保险业务,期限多为1年或2年,结算利率达到5%甚至更高,这种产品,为追求高收益率,大多配向收益高、流动性低的另类资产,比如不动产、基础设施、信托等,形成了“短钱长配”的新情况,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陈文辉还表示,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的顺周期风险值得关注。信托等金融产品风险隐患逐步加大,交叉传递性强,保险行业需提高警惕,加强风险管理,避免成为最后“接棒者”。

“一些投向固定收益类债券的保险产品风险相对可控,带有项目融资性质的产品风险就比较高了,即将保费直接对应实际项目。”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解释,金融创新五花八门,保险企业也不能置身事外,关键要看清产品投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