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互联网保险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而互联网保险规范征求意见稿经历了2个月仍未正式发布。由于无法可依,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始终处于“裸奔”状态,导致保险公司缺乏明确定位、运行不规范等。
意外险是网销主打产品
虽然近年来“互联网保险”令一批中小保险公司名噪一时,但其实际影响力远远不如它的“眼球影响力”那么大。目前,整个互联网保险业态无不充斥着叫卖“高收益、低保障”产品的短期行为。
随着网销规模的扩大,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次增加了对网销产品的数据统计。
中保协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每1000元人身险保费中有5.3元是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实现的。目前已有47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了互联网渠道销售经营业务,网销年化规模保费共计27.12亿元,占一季度人身险行业保费总收入的0.53%,与2013年全年相比略有提高。
中保协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人身险行业网销产品主要为意外险、寿险和健康险,保费分别为15.99亿元、10.86亿元和0.27亿元。其中,意外险是网销的主打产品,保费收入占到近60%,且九成以上是通过第三方合作渠道销售的一年期以内的短期意外险。
互联网销售保险规定迟迟未落地
从4月15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仍未正式发布。
对于通知迟迟未落地,上海一位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因种种原因而陷入搁浅阶段。保监会有意在更高层面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全面涵盖人身险、财产险和中介领域的互联网保险业务。
业界对于互联网保险“跨区域经营”存在争议。上海一位保险公司人士称,目前,互联网保险产品已经实现跨区域经营。我们看到,一些机构网点布局较少的新公司和中小公司,寄望通过加大互联网保险销售的投放力度,实现奋力一击,弯道超车。
上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利用网络实施保险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应加强互联网保险的风险管控。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引入保险经营系统的同时,也在挑战着其本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客户在投保时可能存在逆选择,特别是身有残疾、重疾或有自杀倾向的客户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投保”,近日,某保监局发布调研报告称,网销短期意外险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网络保险营销社交化
今年以来,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建立互联网产品部门,推出的新品多达数十种。这些产品基本是线上购买,不做推广,没有销售费用,小成本的小险种充当着各家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上的实验产品。
“保险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最难啃的一块。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很难在网络上看到明确的保险需求。目前来看,通过社交性、游戏性、娱乐性的营销手段来吸引客户,效果也出乎意料。而且成本低,又能获得不错的口碑。这种互联网保险产品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上海一位保险公司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