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保险企业借力电商渠道营销保险产品获得迅猛增长后,设立电商公司的险企有计划将业务领域拓展,例如近期太平欲涉足P2P网贷,又如国寿参与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争夺战。
中国人寿有望涉足第三方支付领域,但尚未确定采取自建方式,还是购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方式,该公司将在五一节后展开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调研。
险企除坚持发展互联网保险外,一直探索向非保险业务发展,不论是涉足P2P还是自建或者购买第三方支付都是希望将电子商务公司的业务进行更宽泛的拓展。而没有设立电商公司的险企将继续发力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扩张互联网保费规模。
涉足支付难度大
2011至2013年互联网保费规模分别为32亿、106.2亿和291.2亿元人民币,三年间总体涨幅已经达到了8倍。投保的客户数量从三年前的815.7万人增长到5436.7万人。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共发生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12.86%和317.56%。通过两个三位数增长的数据就足以证明移动支付在逐渐被大众接受,并熟练使用。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说:“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具有一定能力的险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包括经营相关业务的门槛并不高。而对于成立电商公司的险企而言,支付可以和自己的产品进行结合,使企业的支付流程更顺畅,也会相应的节约成本。”
“此外,险企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比较稳妥的留住用户的相关数据,也包括对用户的相关信息的控制,从而得到数据的积累,如果险企购买外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会存在流失一些客户的数据及信息。”王维东补充道。
艾瑞咨询分析师宋杨说:“想要自建第三方支付的保险电商公司主要原因是想绕过第三方支付的渠道费用,目前险企使用第三方支付的规模不大,故而议价能力较弱。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与险企洽谈合作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附加条件。”
某险企电商管理层说:“第三方支付的第一个难度在于涉及到的银行是否足够覆盖用户需求。在技术上能否匹配各个银行的接口,让款项顺利无误的转入企业和用户的账户中。此外就是安全问题,要有一个强大的系统和安全措施,才能保证支付安全,保护客户的隐私。”
互联网保费财险是人身险4倍
数据显示,2013年互联网保费收入前五名的险企为:人保财险149.75亿元,平安财险57.87亿元,太保财险21.84亿元,国华人寿19.89亿元,泰康人寿6.44亿元。
前三家财险公司的互联网保费规模就占据整个行业互联网保险规模的近78%。一位业内分析师告诉理财周报记者:“由于还在调研和撰写过程中,不便于提供精确的数据,但2013财产险的互联网保费销售数据大概是人身险的4倍左右。”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互联网财产险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依次是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阳光财险和美亚财险。
平安证券首席非银行金融研究员缴文超指出:“从财产险的情况上来看,基本上财产险的公司排名是比较稳定。排名老大的是人保,之后是平安财险,太保财险,这个跟传统的保险渠道相比没有太大差异。”
“从财产险产品特点上来看,整个网络保险中车险、意外险、理财险以一次性缴费为主,保障期都是在一年之内。从市场化的趋势上来看,未来非寿险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互联网保险公司中寿险经营情况是:排名第一为国华人寿,2013年国华人寿的保费是20亿;第二名是泰康,保费6.4亿;阳光人寿、光大永明和弘康人寿分列三四五名。
缴文超分析:“人身保险互联网运作与财产险有很大差异。在人身保险中互联网保险规模第一名是国华人寿,尽管该公司的整体保费规模并不大,但在互联网方面却远超中国人寿和平安。”
事实上,国华人寿的互联网保险多要归功于与阿里的合作。早在2012年12月,淘宝平台上“双12”促销,便促成了国华人寿保险公司“三天1个亿”的电销传奇。
随后国华在2013年“双11”再次发力。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4家保险公司赶场“双11”,国华人寿、生命人寿成为两家销售破亿元的保险公司,其中国华销售额5.26亿元,生命人寿销售额1.01亿元。
尽管国华有着亮眼的互联网保险销售规模,但缴文超分析道:“在年均访客和流量方面像泰康等大型险企所建立的网站,相对于国华、弘康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整个年人均访客的情况上来看人保财险的访客最高,年均独立的访客是5748万,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分别是人保财险、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其中泰康平均每年网站的流量有5.5亿人,平安财险这一块大概有1.58亿人。”缴文超补充道。
故而,培养在线投保意识,增加访客流量,更新完善产品是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