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人寿高层酝酿变动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除了其作为国内最大寿险公司的身份外,还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家巨型保险机构的总裁近年来一直未发生变动,中国人寿上一次变更总裁已经是7年前的事儿了。
那是在2007年年初,刚刚于2006年1月份被委任为中国人寿总裁的吴焰,在任职一年后的1月31日辞任中国人寿总裁一职。随后,在2007年9月份中国人寿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上,万峰被委任为中国人寿总裁。
2000年年初开始,中国人寿的总裁为王宪章,2005年6月1日,王因年龄问题辞去总裁职务。中国人寿遂于当月委任杨超为总裁,不过,杨超的总裁任期也止步于2006年1月,随后,吴焰接任了中国人寿总裁一职。
不过在万峰任职总裁期间,中国人寿小小地上演了一出“铁打的总裁、流水的董事长”的戏码,7年间,陆续担任中国人寿董事长职位的包括杨超、袁力和杨明生。
杨超时代:快速发展
杨超任中国人寿董事长的时间为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中国人寿一再提及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寿险公司,并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追求快速发展。在此目标下,中国人寿的保费规模在2011年当年达到3182亿元,在2005年1606亿元的基础上几乎翻了一番。
王宪章任职内曾给中国人寿定下了稳步发展、成功上市以及集团化经营的“三步走”计划,其在任内也成功带领中国人寿完成了股改和纽约、香港上市,按照“三步走”的计划,中国人寿集团化是其继任者着重发展的目标。
所以在杨超任职董事长初期,中国人寿确实看中集团化发展,先后成立中国人寿集团和资管公司、财产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等,并于2007年1月实现了公司回归A股的上市大计。中国人寿2006年及2007年年报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部分还曾明确出现过“公司作为中国人寿集团的核心成员”、“结合集团发展战略”、“在中国人寿集团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目标的指引下”等字眼。
在实现集团化发展后,中国人寿年报自2008年后便弱化了集团的概念,一直到2010年,“积极进取”、“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只有主动发展、快速发展,才能屹立不倒”等,成为杨超任职董事长后期的主基调。
袁力时代:首提价值
2011年6月,49岁的保监会原主席助理袁力接替杨超,成为中国人寿董事长。这一年,中国人寿欲深入推进国际一流寿险公司的建设,不过其已经进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2011年年报的董事长致辞中,中国人寿首次提及“以价值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并进一步明确了“坚持稳中求进,统筹规模、速度与结构、效益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方向。
2011年,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为3182.5亿元,相较2010年减少4.4%;净利润183.31亿元,与2010年的336.26亿元相比减少了45.5%。
杨明生时代:加速转变
袁力任职不到一年便调至国开行任副行长,自2012年5月起,保监会原副主席杨明生担任中国人寿董事长。加快推动公司从规模速度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成为中国人寿此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寿2012年年报中,杨明生在董事长致辞中表示,2012年中国人寿把握“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奋力拓展”的总基调,积极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业务实现平稳增长,新业务价值稳步提升,市场领先地位保持稳固,业务品质及结构获得持续改善,公司向规模效益型转变迈出可喜步伐。
2012年这一年,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为3227.4亿元,同比微增1.4%,市场份额为32.4%,同比略降约一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