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下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开始发行次级债。换言之,产险分公司中约有一半的分公司出现亏损状态。
据报道,平安证券首席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在去年报告中简单提起过,三大产险公司中,只有太保产险值得警惕,到年底可能有问题。”
在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下降之后,中国第三大保险集团-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产险”)不得不开始发行次级债了。
保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对太保产险募集次级定期债务进行批复。同意太保产险募集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募集规模不超过40亿元。
根据太保产险官方网站数据,目前太保产险在全国共有41家分公司,不过在2013年的经营中,“综合成本率超过100%的分公司在一半左右。”知情人士表示。
换而言之,在上述41家产险分公司中约有一半的分公司出现亏损。所谓综合成本,其包括保险公司运营和赔付等各项支出,当综合成本率为100%时,则代表着保险公司的收支平衡,没有承保盈利也没有承保亏损,如果超过100%则意味着亏损。
太保集团对上述说法未置可否。
实际上,尽管太保集团尚未公布2013年年报,披露太保产险2013年的综合成本率,但是其综合成本率步步趋高和产线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下降的现象有迹可寻。
太保集团披露2013年半年报显示,在去年上半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高达97.7%,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无论是综合成本率还是同比增幅在前三大产险公司中均为最高。人保财险与中国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3.6%、95.5%,较去年同期分别增1.2与2.4个百分点。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1年上半年,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仅为91.1%,在几家上市保险公司中最低。
比较反讽的是,太保集团总经理霍联宏表示,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下降并非偶然事件,太保财险主要采取了明确了持续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在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区域策略、客户策略上更关注中长期的发展措施。
同样和综合成本率一样发生180度大反转的还有太保财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太保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去年年中降到了157%,离监管红线150%很近了,从趋势和经验来判断,进一步下滑就比较危险,公司不会等到偿付能力充足率降到150%或者以下,再去采取措施比如发行次级债来提高偿付能力。因为从筹划到获批再到发行怎么也要半年时间。”缴文超说。
调查发现,这家曾经排名第二的产险公司在补充次级债的背后,在追求提高市场份额的同时正面临着重重挑战,比如去年财险公司分公司出现亏损者众,再比如去年以来各地分公司老总调整高达十几家。
据不完全统计,除天津和浙江分公司外,去年下半年一把手发生变动还有黑红江、江西和辽宁分公司。而去年上半年一把手发生变动的分公司则更多,共计达到了7家,分别为上海、宁波、内蒙、山东、陕西、无锡和贵州分公司。
粗略计算,去年至少有12家太保产险分公司的负责人发生了调整。如果算上去年下半年开业的西藏分公司,则一把手变动的分公司数总计达到了13家。在41家分公司总数的占比高达为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