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鸽笼监管画句号 一个文件管比例

沃保整理
2014-02-22
100
2月19日,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将保险公司投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并规定了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编者按】2月19日,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将保险公司投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并规定了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2月19日,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将保险公司投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并规定了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尽管市场视险资投资股市比例提至30%为一大利好,业内却普遍认为这一调整主要在于进一步增强保险机构资产配置的弹性,而短期内并不会为股市带来实质性的资金流入。

  一个文件管比例

  遇到一个投资渠道就添加一个监管政策,这是保监会此前对保险资金风险监管的思路,比如保险投资新政13条。但随着保险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展,这样“散、多、杂”的列举式监管比例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形势。

  “原有的相关监管政策由于出台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困难,影响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新规出台的思路之一就在于系统整合此前的相关政策,包括大幅减少监管比例,由原50余项减少至10余项,并基本做到“一个文件管比例”。

  《通知》规定了三类比例,不同比例实行差异化监管。一是监管比例,投资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高于30%、30%、25%、15%,投资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无监管比例限制。此外,投资单一上述资产的监管比例均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单一法人主体余额的监管比例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曾于瑾进一步指出,新规旨在抓大放小,“抓大”是通过大类资产监管比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放小”是取消具体品种投资总量的比例限制,实现投资自主、风险自担。这也意味着,新增投资品种按照相应属性纳入到资产大类即可,不必再新增监管比例。

  “提高或者降低了哪类资产的比例上限其实影响并不大,打破细分产品类监管的思路,才是这次新规的最大意义,这就让保险公司在大类资产监管比例下有更大的自主权。”一位大型保险公司风控合规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据了解,实际上在多数保险公司投资部门的内部分工中,一直以来也都是按照固定收益类、权益类、不动产等另类投资这样的大类资产来做职能划分,而并不是按照某个具体投资品种来划分。

  更有业内人士欢呼“这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史上将是历史性的”,因为在此之前,在鸽笼式的保险资金监管制度下,甚至连保险公司投资高管都感叹记不住最多时达到上百个的具体投资品种的比例限制。

  “随着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扩大,用于巨额定存和现金流的保险公司必将成为融资市场上信托、证券、银行理财、租赁等行业最觊觎的资金来源。”对于新规下险资市场地位的提升,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则颇为乐观,认为保险公司成为资金来源最大的甲方指日可待。

  不过,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指出,投资比例限制的进一步放松并不必然意味着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成为决定投资收益率的更重要因素,投资收益率将出现分化。

  万亿险资入市?

  记者注意到,在19日下午,保监会新闻发布会还没有结束,网络上有关险资提高入市比例的消息已经是铺天盖地。

  据保监会统计,截至去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76873.41亿元,较年初增长12.15%。其中银行存款22640.98亿元,占比29.45%;债券33375.42亿元,占比43.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7864.82亿元,占比10.23%;其他投资12992.19亿元,占比16.9%。

  因此,有不少市场人士根据目前的险资持仓数据推算,这一政策的公布有望为A股市场新增最高1.7万亿元的长期投资资金。而当日受这一利好政策的影响,保险股也集体上涨。

  曾于瑾解释,30%的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包括了股票、基金、非上市公司股权等具体资产的加总,与此前20%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投资上限、10%的未上市股权和股权基金投资上限相比,《通知》只是将二者做了合并。

  但理论上,将上市和未上市的隔阂一打通,也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股票类投资比例最高可达到30%。“保险公司对权益投资的风险有其自身判断,比例的提升并不代表保险公司要大规模入市。除非有确定性牛市,否则保险公司不会贸然扩大权益仓位。”缴文超表示,未来3年将快速上升的是另类投资的占比,包括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股权投资和金融理财产品投资,趋势将是定存占比下降,债券中企业债和公司债占比上升,资产证券化类固定收益产品占比显著上升。

  另一个广受关注的投资比例变化则是不动产类和其他金融产品类,前者由20%提高到30%,后者由30%降到25%。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指出,不动产额度增加的同时减少了信托、理财产品、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专项资管等的额度,这“一增一减”体现了保监会加强自留地建设,同时与银监等部门协同防范信托项目风险的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韩向荣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非标类资产是保险公司对应的资产配置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下一步对非标资产的监管会加强,并会出台相应的配套风险监管措施。

  在北京高华证券分析师马宁看来,不动产投资上限的提高或将带来房地产业发展的重大转变。据他测算,目前险企只能投资已竣工的商业地产,截至2013年底保险业的房地产投资仅占其总资产的1%左右。

  “如果险企信贷风险控制得力,对于固定收益类、不动产类、其他资产限制的进一步放松可有助于险企更好地匹配资产负债久期,提高投资回报,降低对A股市场的依赖。”但马宁指出,进一步的放松也将对险企的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带来更多挑战,如提高不动产类投资上限就可能在房价高企而竣工商业地产租金收益率低的情况下带来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