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比例终敲定。昨日从保监会获悉,从今日起将险资权益类资产上限提高5%-30%,此举可为A股市场释放4000亿元的“活水”。
保监会昨日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其中规定险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而此前的上限为不得超过25%。目前,保险业总资产为近8万亿元,按照股票上限提高5%来计算,保险业理论上将可最多为A股输血4000亿元。
而就在IPO重启之际,保监会陆续发布了多项解禁措施,继放松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后,又启动存量高利率保单投资蓝筹股政策。
对此,平安证券研报显示,保监会在IPO开闸时点放开创业板投资,更有利于保险公司运用资金优势参与新股申购,打新相对于二级市场直接买卖股票而言风险相对较低。
但事实上,从去年保监会发布的保险统计数据来看,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证券基金的占比一直在10%上下浮动,与30%的上限尚有较大距离。基于此,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也认为,保监会上调股票持仓上限对股市只是理论上的利好,由于市场起伏不定,所以险资进入股市的实际资金还有待考量。故短期来看,对A股短期内的实际利好有限。
尽管如此,这仍是保险资金再松绑的又一大利好。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权益类投资上限提高到30%,且取消具体品种投资总量的限制,这意味着保险资金可进行多元化投资,灵活度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此次敲定的新投资比例重新将保险投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共五大类资产,其中对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比例设置的上限分别为30%、20%、15%,对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总量不做控制。
但对于上述大类资产的划分,有险资负责人却直呼“搞不清”。因为有些细分的资产可能存在交叉统计的情况,对此,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表示,什么样的资产该划分为哪一个大类需要看具体的资产性质,而不是根据名称来判断。现行的大类资产划分标准也是根据风险的判断综合得出的,相信在实践之后,可以找到比较好的资产划分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会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