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9月30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审核情况公示表”显示,首家由保险资产公司发起设立的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请流程已通过评审会,仅剩最后批复设立一环。
按正常流程,在评审会后15个工作日内,证监会将给出正式批复文件,这就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国寿安保有望于10月底前正式获批。
而此前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也在8月底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若按监管流程,预计年底国寿安保可开张营业。
快速走完审批流程
从国寿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国寿安保是在9月27日通过了证监会的现场检查和专家评审。仅在两个月内就快速走完材料受理到通过评审会的7项审批流程,国寿参与公募基金销售的迫切与热情显露无遗。
自新《基金法》6月1日正式实施,公募基金业务向保险、私募基金等机构开放之后,6月21日,证监会与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正式打开了保险行业进入公募行业的最后一道大门。
尽管此前人保、泰康、华泰等保险公司纷纷在公开场合透露打算建立基金公司的想法,但国寿显然对此反应更为敏捷。6月25日,仅在《试点办法》出台短短几天后,“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出现在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名称核准公告中。
8月20日,国寿网站上刊登的国寿安保招聘启事显示,国寿安保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澳大利亚安保资本发起设立,注册资本5.88亿元。我们注意到,对基金经理、高级信用研究员、高级风控经理等职位,国寿均要求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基金经理一般也只有从业内挖脚,据我所知这次就有上海的明星基金经理曾接到了北京的猎头电话。”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说。
正如招聘启事称“国寿安保基金将依托其股东在市场上的雄厚实力和影响力”,此次与国寿合作的安保集团成立于1849年,是一家国际性金融保险投资服务综合公司,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零售和企业养老金提供商,并且中国人寿与其的合作由来已久,2006年中国人寿资管公司担任安保集团旗下资产管理公司QFII产品的投资顾问,而在2009年,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资产管理及养老金业务方面的合作方向。
根据证监会的公示信息,国寿安保注册地计划设在上海,国寿资产和安保资本分别持股85.03%和14.97%。有业内人士透露,计划中担任国寿安保总裁一职的是原国寿资产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左季庆,目前也是国寿安保筹备组负责人。此前曾有传言称原国投瑞银总经理尚健负责国寿安保筹建,但他已对媒体称仅将担任短期顾问。
公司制推动审批流程
实际上,在今年2月保险机构拿到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入场券之后,并不仅有国寿显示出了对夺取保险系公募基金首单的热情。据了解,在多家打算进军公募领域的保险机构中,国寿、人保、泰康的先期准备都较充分,与监管沟通也很积极,尤其是人保,在筹备阶段的动作并不比国寿慢多少,不仅差不多同时展开了对基金业的人才招聘,很快也将申请递交到保监会,但为何此后国寿的步伐明显快于其他两家?
“从目前进度看,通过新设或收购成立基金公司的方式,更符合监管部门的想法。险资一旦参与公募业务,就涉及到两个监管部门,直接设立新公司显然更方便交叉监管。”一位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管表示,除了国寿,此前打算涉足基金领域的保险资管公司,基本上都是以设立公募基金事业部的形式来进行前期筹备工作。
“我们更倾向于以事业部的形式进入公募基金领域,主要考虑的还是成本优势,并能减小刚开始进入的压力,也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资产公司的资源。”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人保资产副总裁石新武表示,如果建子公司,管理、运营成本大,而且目前基金销售的成本很高,业务初期肯定要亏损。不过,他也坦言,如果基金事业部的设立批不下来,人保最终也可能成立子公司。
显然,除了体量最庞大的国寿,其他公司都将成立基金公司在短期内的高成本消耗看做一大风险因素。值得一提的是,5.88亿的注册资本将使国寿安保成为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基金公司。记者查阅证监会资料获悉,截至今年8月,证监会公布的85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名单中,注册资本最大的是2013年3月成立的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5亿元。而即使在阿里巴巴增资11.8亿控股天弘基金后,其增加至5.1亿元的注册资本仍居国寿安保之后。
不过,尽管保险行业觊觎公募行业已多年,但在今年《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出台之际,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并不算保险公司进军公募的一个太好的时点。
“我们有这个想法,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还是不急于筹备。虽说保险公司参与公募运作有一些天然优势,比如在销售和资金上,但在投研方面的经验积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即使做了,初期大家都不敢有太大野心,也就是为自身业务挖掘一个新的增长点而已。”上述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管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