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保险合同纠纷 购买保险三大话语别轻信

沃保整理
2013-03-21
100
【编者按】根据保监会发布的2012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显示,保险合同纠纷仍是投诉的重灾区,其中销售误导仍站大部分原因。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被销售误导呢?“分红险没有风险”不久前,笔者在银行网点亲眼看到,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到南宁市一家银行网点想购买国债遇到了保险推销。由于当时国债已经销售完毕,银行大堂一位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她推介了一款每年缴1万元,连交5年即可返本付息的分红保险

  【编者按】根据保监会发布的2012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显示,保险合同纠纷仍是投诉的重灾区,其中销售误导仍站大部分原因。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被销售误导呢?

  “分红险没有风险”

  不久前,笔者在银行网点亲眼看到,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到南宁市一家银行网点想购买国债遇到了保险推销。由于当时国债已经销售完毕,银行大堂一位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她推介了一款每年缴1万元,连交5年即可返本付息的分红保险产品。这位女士咨询这个产品是不是跟国债一样没风险时,工作人员满口答应说,没有任何风险。这位女士电话咨询了自己的亲友后,又问自己能不能买分红险,工作人员同样肯定地说:“老年人也可以购买分红险。”

  受到投保年龄的限制,有一些保险产品老年人不能购买,也正因为如此,老年人购买分红险要慎之又慎。从新华人寿广西分公司银保渠道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不允许在银保渠道,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销售保险。该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分析了原因:“一方面,分红险等险种提供的保障并不多,尤其很多保险是根据年龄来确定保障的,购买保险时的年龄越大,保障越小;另一方面,现在很多险种要缴5年甚至10年,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每年再拿出那么多钱来也有实际困难。此外,老年人也缺乏专业的保险知识。”

  避险要点:分红险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保单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切不可轻信“分红险无风险”的承诺。老年人收入不稳定,在选择期交的人身保险产品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这个产品跟银行存款一样”

  南宁市民王女士去银行存款,银行前台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问她:“你的钱短期之内会用到吗?如果不用的话,我们现在有一款很好的保险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还有一定的保障功能。而且这个产品跟银行存款一样,需要用钱时可以取出来。”王女士一想,又有保障又有收益,确实很划算。不过,王女士在办理投保手续时留了一个心眼,把销售人员的宣传单收了起来。之后,保险公司每年寄送的分红账户通知书,王女士也没细看。一晃两年过去了,王女士想起这件事,就去银行查一下收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与当初宣传单上印刷的分红收益相比,这个收益并不高。

  避险要点:如果真的跟银行存款一样,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个就是银行存款”,说起来跟“银行存款一样”的产品,跟存款通常有非常多的差异。这句话,也是引发销售误导并被投诉最多的原因之一。

  “现在不用看,直接签名就行!”

  黎女士曾与在南宁某公司上班的小刘是同事兼老乡,还曾在工作上照顾过小刘。黎女士转行做保险销售员后,热情地向小刘推销一款保险,小刘最终决定投保了。在填投保单时,黎女士大大咧咧地说:“不用看,买好了随便怎么看,现在直接签名就行!”想到和黎女士比较熟悉,小刘也没有细看内容,直接在黎女士指定的地方填信息并签名。缴费后几天,黎女士给小刘送来了正式的保险合同及发票,小刘因有事要出门,就直接把保险合同放进了抽屉里。保险公司电话回访的时候,小刘又正好忙着工作,也是应付了事。两个月后,小刘突然想起了这份保险,决定好好看看自己能享有什么保障。小刘翻出合同时才发现,这是一份养老型的保险,并不是自己原本想买的重大疾病保险,小刘顿时有种受骗的感觉。可这个时候已经过了犹豫期,如果退保,损失不小,小刘感到左右为难。

  避险要点:在接到保险公司售后回访电话时要认真回答,不明白的地方要在电话中提出来,并要求解释。如果决定退保,签收保单后10天内(犹豫期)退保基本没有损失。但在签合同的时候就看清楚,才是最为“保险”的方式。

    相关链接

    [理财]保险理财误区大盘点 以方便投保人

    通过保险实现理财 专家提醒要走出五大误区

    专家助你走出保险理财误区 让生活更有保障

    让生活更加从容 女性投保应规避相关误区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