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即将起航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所产生的巨大资金及保障需求,令国内保险机构“垂涎欲滴”。从昨日保险资金投资城镇一体化建设首单出炉,到马不停蹄地调研城镇化的商业保险商机,保险机构正将城镇化作为未来掘金的新高地。
险资试水城镇化投资
围绕城镇化这一主题布局,将是未来几年保险机构的重心。“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基建资金投入,而寿险资金长期性、稳定性恰恰契合了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的资金需求。”一家大型保险机构人士预料,在未来城镇化基建投资中,保险资金身影频现。
事实上,保险资金投资城镇一体化建设第一单已经悄然出炉。据悉,就在本月,由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太平资产-苏州工业园区镇一体化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将投资11亿元用于苏州工业园区内区镇一体化项目的建设。
为行内人所熟知的是,寿险资金的期限基本在5 年以上,平均资产久期10 年左右,适合投资信用评级较高、现金流稳定的长期项目。而基础设施类项目一般所需资金量较大、项目营运周期长。长久期的保险资金可以弥补城镇化过程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同时也为保险资金找到稳定的配置标的。
“我们也在寻找城镇化基建项目的投资机会。”沪上另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私下透露,从目前来看,债券市场将重回弱势,因此,他们将逐步减持部分债券品种,转而增加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投资比重。
事实上,今年11月,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大幅减持债券,其中,减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的规模分别为:240亿、359亿、400亿。而今年以来,保险资金累计发行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规模却在持续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投资新政放宽了保险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不动产的各项要求,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保险资金的需求。据投行测算,仅基础设施和不动产两项,目前保险资金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的资金就可达到约1.2万亿。
保险需求与城镇化呈正相关
通过对88个国家的数据分析,有投行研究人士发现,一个国家的保险发育程度与城镇化水平基本呈正相关性。过去二十年,我国保险密度与城镇化率的高度相关性亦证实了这一点。
而城镇化之所以能够提升保险发展空间,内在逻辑在于:一是,城镇化打破了传统社会通过血缘、土地形成的互助共保体,商业保险将成为满足居民保障需求的新选择;二是,城镇化率提升伴随的居民财富的增长,会提高对商业保险的需求。
“从今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调研城镇化过程中的保险保障商机。”一家中资寿险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说,鉴于目前中国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商业保险解决地区的保障差异,倒逼改革不失为一个选择。“目前政府明确由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大病保险,进而倒逼基本医保实现城乡统筹,实际上已经昭示了未来的改革思路。”
事实上,近两年来保险业接受地方政府委托,相继参与新农合、新农合补充、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项目。这无疑为将来保险公司分享城镇化商业保险盛宴,打下了扎实的人脉、经验、数据等基础。
历史数据表明,城镇化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保险密度将增加4.4%。有投行据此推算,2020年我国保费收入将达到近4万亿元,对应年化增速将达到12%。而在城镇化盛宴中,分支机构覆盖较全面的保险巨头,显然最为受益。
1.2万亿
长久期的保险资金可以弥补城镇化过程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同时也为自身找到稳定的配置标的。据投行测算,仅基础设施和不动产两项,目前保险资金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的资金就可达到约1.2万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