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保险有着附属的理财功能,很多消费者也因此有所误解,以为保险产品就是与基金一样的纯理财产品,而一些保险公司为了销售业绩,也故意夸大理财功能。实际上,虽然随着保险与银行、证券业结合的日益紧密,金融综合经营趋势已经显现,但是保险业的本质还是在于以保障为根本功能,所以保险公司在开发产品时应更多关注产品的保障功能而非投资功能。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该冷静对待保险产品,特别是保险理财产品。以投连险为例,它是一种兼具保险和理财功能的复合产品,具有一定风险,它的保障功能弱于单一的寿险产品,投资功能弱于单一的金融产品,而且是以保障功能为主,投资功能为辅。
消费者在购买投连产品之前,首先应该知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如果是投资收益,那就去购买基金;如果是保险保障,那就去购买单一的寿险产品;如果二者皆有,才应考虑购买投连险。
其次应该衡量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如何,是否能够承担所购产品具有的风险,并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调整各投连账户之间的比例,以决定各部分功能的强弱。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大城市寻求事业的发展。然而当老龄化越来越走近社会,面对421家庭结构的年轻人能否承担四个老人的养老之痛?上一代父母奋斗一生,为何却老无所依?《瞭望东方周刊》特推出封面报道《谁来赡养父母》,以下为内容主创讲述封面报道背后的故事。
《瞭望东方周刊》封面报道部主任山旭:“一个年轻人,从中等城市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或者从小城市来到中等城市以及从乡村进入城市,无论哪一种,他必然先后面对这样的问题:购买房屋并结婚、生子、孩子上幼儿园及小学,最后是赡养父母。”
我们之所以关注“谁来赡养父母”,源自一项调查——七成80后无法赡养父母。其实,按时间推算,80后的父母大部分还没有超过60岁。现在真正开始丧失自理能力的是70后、60后的父母们。
其实一直以来,大约从考入异地的大学开始到工作、建立家庭,我们就以不在身边为由暂时逃避了赡养的义务,或许是在自身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根本不愿意面对这样的问题。
但是今天,当他们不只两鬓斑白,而是无力于家务的时候,我们已经无处可逃了。
到底今天的中国有多少儿女在面临赡养老人的压力?为什么会有这种压力?这种压力又将给他们带来什么后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选择了北京的典型家庭作为写作对象。他们是刚刚在这座大城市里拥有一席之地的70后和已经拥有一定资产的60后。很遗憾,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赡养父母也许将成为压倒中国中产阶级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大概是时间排序造成的。一个年轻人,从中等城市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或者从小城市来到中等城市以及从乡村进入城市,无论哪一种,他必然先后面对这样的问题:购买房屋并结婚、生子、孩子上幼儿园及小学,最后是赡养父母。
现在,正如许多媒体所报道的,中产阶级正在与买房和其他开支搏斗。这些账目在我们的报道中已经算得很清楚。或者说,在他们开始赡养老人之前,就已经变得很脆弱。
曾经有报道说“一座房子消灭一个中国中产”。可是想想,如果两家老人都来到子女居住的新城市,还需要新买多少房子?
不过令我们意外的是,多位专家称,中国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社会养老。他们中包括来自权威部委的研究人员。这也就是说:短期内,具体点就是60后、70后乃至80后的父母们,还必须延续家庭养老的方式。
至于我们自己的老年生活以及所谓养老金账户不足等等问题,那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了。我们眼前还无暇顾及这些。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这一代父母,他们为什么如此依靠子女?他们自己的养老钱哪里去了?正如报道中所说,“其实在采访中,几位父母都有些不好意思:忙乎了一辈子,也不知道年轻时都干什么了,不仅没留下像样的财产,以后恐怕还要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于是,我们专门采写了这样一篇报道:三个家庭父母的经历和财富去向。这个过程是大多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他们承担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几乎所有代价。当为孩子们结婚买房付出了最后一点积蓄后,许多已经年过六十的父母们才开始为自己积攒养老钱。说到这里我们确实有这样一点唏嘘:大多数父母们承担了两次房改的后果。
很遗憾,我们最后没有为自己和父母找到更好的出路。我个人曾经寄望于所谓“以房养老”。然而,这是个适用范围非常有限的方法,因为它的前提是有一个“足够养老”的房子。
可以这样说,大多数父母的房子的价值都无法支持他们去子女所居住的城市生活,无论是卖还是出租。而去更好的城市上学、谋生乃是今天中国青年人的趋势和必然,或者说是地区差异巨大的中国所造成的中产阶级的一个特征。
事实上,赡养分为经济赡养和心理赡养两个部分。吃穿住行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正如我们的记者在疗养院采访所了解的,在那里生活的老人根本无法彻底脱离亲人和家庭。
在谈及老年,父母们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去养老院、在老家终老……但是,当我们和他们详细思考各种可能的时候,其结果确实很难让人乐观。
如果有人曾经借用了他们的养老钱,现在能还给他们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