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责险费率变化快 三成险企规避风险

沃保整理
2011-08-31 16:44:25
100
昨日,全球著名保险经纪和风险管理公司达信发布的《亚洲IPO风险管理》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4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遭遇集体诉讼,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敲响警钟。在诉讼风险增大的压力之下,作为规避海外IPO风险的董事及高管责任险保费不仅水涨船高,高风险企业还可能被拒保。招股说明书暗藏隐患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底,已有123家中国企业在美国完成IPO,而至年底前还有94家中国企业计划赴美进行I

    昨日,全球著名保险经纪和风险管理公司达信发布的《亚洲IPO风险管理》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4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遭遇集体诉讼,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敲响警钟。在诉讼风险增大的压力之下,作为规避海外IPO风险的董事及高管责任险保费不仅水涨船高,高风险企业还可能被拒保。

  招股说明书暗藏隐患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底,已有123家中国企业在美国完成IPO,而至年底前还有94家中国企业计划赴美进行IPO,但在赴美融资热情的背后,第三次针对中国企业的诉讼潮也已涌起。达信中国高级副总裁兼财务及专业责任险负责人魏钢告诉记者,“2007年至2009年有9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被起诉,2010年升至13家,而今年以来的数字已达34家。”

  达信的报告认为,监管风险、股东相关风险、交易服务商风险和员工风险已成为中国企业进行IPO的核心风险,并提醒企业重点关注IPO招股说明书所潜藏的问题。“IPO本质上是一项非常特殊的交易,潜藏着长尾责任风险。IPO交易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但索赔却有可能在几年以后发生。”魏钢举例称,近期有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其购买主营资产的交易方式在中国法律下不予认可。该公司未对主营资产收购情况进行全面公开,并谎称公司主营资产收购导致诉讼或追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此引发诉讼。此外,用内部预测和估计隐瞒盈利和收入情况不佳的历史、隐瞒原材料供给困难导致业绩受影响等都成为近期中国公司被起诉的原因。

  借责任险转嫁诉讼风险

  虽然针对中国企业的诉讼案件增加,但魏钢认为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事实上,证券集体诉讼案在美国很常见,要在美国上市,应对和处理此类集体诉讼并进行抗辩就是常事。而中国企业也开始日益关注相关的风险状况,并积极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规避和转移。其中,作为重要风险管理手段的董责险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据介绍,目前国内赴美上市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中国国有企业,另一种是聘用国际投行以及审计公司的以IPO形式上市的美国预托证券(ADR)类公司,再有一种就是反向收购类公司,即RTO。相比之下,前两种上市公司有着相对透明并稳定的公司治理以及信息披露,而RTO企业则存在更多风险隐患。“今年34家被诉企业中,只有3家是ADR企业。在美国类似的诉讼,绝大部分都是以和解告终,在针对中国企业的案件中,和解金额可达到诉讼金额的5%至25%。”魏钢表示,“据我们了解,ADR公司基本全部投保了董责险,但个别的RTO公司未投保。而董责险主要解决的就是抗辩、和解费用以及法庭判决金额。”

  董责险费率一日一变

  虽然购买董责险,可以有效地对海外IPO风险进行预防和规避,但魏钢也坦言,由于市场变化因素较多,董责险的承保也出现很大变动。“我曾经遇到过,第一天刚刚谈好了一个投保价格,第二天再打电话过去,保险公司就说暂时不能承保了。(董责险价格)不是‘月’益增加,而是‘日’益增加。”

  据了解,在第一次中国企业海外诉讼高潮之前,大概全球有不到30家保险公司可以承保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董责险业务,而随着风险的增大,其中至少已经有30%的保险公司暂时停止了该项业务的承保,“即使没停的公司,也都提了价格。”而记者也从美亚、苏黎世保险等主要的董责险承包商处了解到,今年以来董责险承保价格上涨至少3倍。

  据了解,由于董责险的承保涉及企业财务架构、业务模式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因此费率厘定非常复杂。“我很难说价格涨了多少,单单以免赔额来看,三年前董责险的免赔额普遍在25万元左右,而如今最少都要75万元至200万元,甚至有的公司高达5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