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高省30%
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保险公司是不保地震的。由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有些保险可以赔付地震,但是也有相应的免责条款。某行业观察人士叹息说,“地震对金融业不是问题,但对社会是问题”。
地震险在不少发达国家都属于令保险公司却步的险种。据了解,在香港和地震频发的美国加州地区,大部分保险公司也拒绝提供地震险。但毫无疑问,决策者应从社会全局的角度考虑地震险一一或类似地震险机制的设立问题,而不是只考虑行业或公司的损益。
我国是一个区域地震爆发较为频繁的国家,应及早建立国家级地震应对机制,减轻巨灾对普通人财产和生命的摧毁力量一一地震险正是其中必须考虑的一环。从1950年到1976年间,几乎每五年就发生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而近年来,云南、新疆等边疆地区也时有6级以上的地震出现,只是没有造成类似汶川地震的惨重伤亡。美国在保险公司拒绝为地震承保的情况下,加州政府出面建立了一只保险基金。从中长期来看,一味回避地震风险的做法对保险公司以至金融业未必是最好的“保护”。虽然目前受灾银行并没有明示对受灾房贷的处置方法,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房人两失的贷款,银行可能直接将其作为不良贷款处理;对于只损失了房屋的贷款人,虽然按规定应该继续偿还贷款,但贷款人可能并无继续还贷能力,该贷款最后还是很可能变成不良贷款。换句话说,在没有地震险的情况下,个人房贷与相关公司贷款都将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一旦地震发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引起的财产损失——特别是公司财产损失,将远为严重,会对银行贷款质量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