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监会与银监会相继掀起了监管风暴。继保监会《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推行之后,银监会又印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的出台,将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就银保新规、营销员体制改革、外资险企本土化、高端保险产品等问题采访了中荷人寿总经理张剑锋,他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精彩的解答。
新规有助规范恶性竞争
记者:现在保监会、银监会对银保渠道都有一定的限制,并且不允许保险公司进驻银行做销售,一家银行也只能代理3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请问中荷人寿对新规下的渠道建设有怎样的考虑?
张剑锋:我们觉得新规则给予了整个保险行业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的方向。一方面,新规进一步规范了银行保险的销售,通过最多3家的数量限制,使得竞争更加合理,尽量避免扭曲的销售行为与恶性竞争,进一步规范了保险行业的业务开展。另一方面,新规则使得那些在销售与技术上特点鲜明的公司显示出了更多的优势,进一步利好其渠道建设。比如,中荷人寿会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尽可能把我们这方面的优势推荐给更多的银行,希望获得除北京银行 以外更多银行的认可。
记者:保监会日前提出要稳妥推进营销员体制改革,请问中荷人寿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在营销员体制改革的思路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发展保险中介机构,中荷人寿一直都非常重视经纪代理公司渠道,但随着经纪代理业务的发展,会不会出现保险公司受制于经纪代理公司的情况?
张剑锋:保监会推动营销人员改革的出发点与目的是非常好的。很多像中荷人寿这样的保险公司愿意投入时间与成本去培养销售人员,也希望他们能够用心沉淀下来,这是有利于销售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销售人员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尤其是绩优的高产能人员,为保险公司创造了大量业绩,销售人员的稳定对于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监管部门提出这一改革不管是对保险公司,营销人员还是对广大的消费者都是非常有利的。
很多保险公司由于业务扩张的需要,选择与保险代理公司合作。有些代理公司的确为保险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代理服务。可是与代理公司相比,保险公司具有成熟的团队、技术与渠道优势、服务优势,我不认为保险公司会受制于代理公司。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