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发生的惨案,让36岁的空调装卸工邓小刚死在了岗位上。但在谈及赔偿时,搬家公司竟然声称不认识这个工人。没有合同,没有保险,邓小刚的意外身亡,到底由谁来责任
一条人命牵出搬家行业潜规则
开工之前,邓小刚嘴里总是哼着歌。工友们说:“他想女儿了。”
成都市大石东路13号某小区,林先生要搬家。此时是2010年11月10日下午3时,4名搬家工人和2名空调拆卸工人陆续来到林先生家里。
邓小刚的主要工作是和搭档一起拆掉林先生家在四楼的两个空调。对于见过十几楼的高层建筑“大场面”的他说,这样的楼层还算轻松。
就在这个“还算轻松”的四楼,邓小刚在屋外开始了工作,搭档在屋内接应。很快,配合默契的两人就顺利拆完第一台,高兴之余的邓小刚没有想到,仅仅几分钟后,意外突如其来......
顽固的螺丝钉
李双林这一辈子也不会干空调装卸这活了。
他是邓小刚当时的搭档。
“通常,空调装卸一般都是两人搭档。”李双林的解释是,一个在屋外作业,一个在屋内接应。他和邓小刚已经合作了一年。
亲眼目睹搭档从四楼掉落下来,回忆起来,李双林难掩悲色。
“导火线”小得令人震惊—两颗小小的螺丝钉。
11月10日下午4时,悬在半空中的邓小刚动作麻利,几乎所有拆空调的步骤都是一致的,系上安全绳,拆除螺丝钉,将空调搬至屋内。“工作程序非常简单。”
第一台空调轻松搞定,就在拆除第二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螺丝钉太紧。”李双林回忆,怎么也拆不动,邓小刚提出让比自己多干一年的“师傅”李双林出来拆。
螺丝钉的新旧程度,直接决定了工人拆卸空调的时间长短和难易程度。“剩下的两颗螺丝钉因为时间太久,被雨水冲刷,锈很重。”
李双林随即从屋内跨到屋外,两人同时站在仅容双足站立的阳台上,因为空间狭小,邓小刚觉得两个人都在外面不安全,遂决定自己进屋,让李双林一个人在外拆螺丝钉。
为了让邓小刚从自己身前通过以便进入屋内,李双林下意识双手攀上正在拆卸的挂机,惨剧瞬间发生。松动的挂机无法承重,骤然脱离墙面,李双林和邓小刚犹如拴在同一根绳上的蚱蜢,双双仰面下跌。
早在作业前,两人各自将身体拴在一根保险绳的两端,中间段扔在屋内,由一名女工踩着。
此时,屋内的女工意识到不妙,紧紧踩住安全绳,李双林就此逃过一劫,安全绳拉直后,他“挂”在了3楼。刚稳住身形,就听到很响的“叭”的一声,邓小刚掉在了地上。随后他听到有人喊“出事了,快打120!”
事后,有目击者回忆,空调挂机脱落,邓小刚快速下滑,径直落到了地面上。只剩下那条在他腰间松动的绳索,在2楼平台晃荡。
民工群体的缩影
邓小刚的撒手西归如同抽走了他家人的灵魂。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镇太平村,这个普通的山村,如今却不“太平”。11月16日,邓家哀乐响起。邓小刚妻子朱碧华穿着臃肿的棉衣,漠然地穿梭在亲朋好友之间,不说一句话,眼神呆滞。
不算富裕的普通山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在外地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