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存款“买保险” 3年收益千元变200

沃保整理
2010-11-18 14:58:59
100
“一万元钱的储蓄产品,收益从两千钱滑到两百,落差也太大了!”三年前,沈阳市民于大爷到银行办理存款手续,在保险业务员劝说下买了一份银保产品,最近于大爷到银行取钱时发现,一万元存款三年收益只有201.7元。惊讶不已:1566元收益缩至201.7元据于大爷介绍,2007月11月6日上午,他带着1万元钱来到家附近的银行办理存款手续。于大爷在银行窗口前排队时,银行大堂内一女业务员过来

  “一万元钱的储蓄产品,收益从两千钱滑到两百,落差也太大了!”

  三年前,沈阳市民于大爷到银行办理存款手续,在保险业务员劝说下买了一份银保产品,最近于大爷到银行取钱时发现,一万元存款三年收益只有201.7元。

  惊讶不已:1566元收益缩至201.7元

  据于大爷介绍,2007月11月6日上午,他带着1万元钱来到家附近的银行办理存款手续。

  于大爷在银行窗口前排队时,银行大堂内一女业务员过来向他介绍起一款高收益的储蓄产品,并开出了一些优惠条件,赠送于大爷一份人身意外保险

  “女业务员说我花一万块钱买这种产品,两年下来,算上利息和分红能赚两千块钱,比定期储蓄合适。”于大爷回忆说,他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就按照女业务员的提示,开户存入10000元钱。

  “那个姑娘看起来人挺实在的,我没细看就在那份单子上签了字。”于大爷说。

  去年11月,于大爷由于急于用钱准备将10000元钱连本带息从银行取出来,可是,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他买的是银行保险产品,存入的10000元钱在存款当天就已被保险公司转走了,如果取出来要扣除2000元费用。于大爷傻了眼。

  “存款时,那位女业务员没说取款要扣费的事啊。”于大爷表示,当天银行工作人员劝他再等一年取款,肯定会得到收益,随后赠送他一桶豆油。

  近日,于大爷终于得到银行通知,存款可以提取了,不过这一万元钱存了三年收益却只有201.7元,与当时所说的2000元收益相差甚远。

  记者算了比账,于大爷当初存款时,银行三年定期储蓄年利息为5.22%,以此计算,于大爷在银行办理正常三年定期储蓄存款,可以净赚1566元,收益远远超过银保产品。

  于大爷还是决定将钱取出来,因为他已经对这种“高收益理财产品”失去了信心。

   银行解释:高收益是根据当时行情

  16日,记者联系到三年前为于大爷推荐银保产品的银行工作人员巴女士。

  “银行不可能欺骗误导储户。”巴女士得知情况后随即作出解释。

  据其介绍,于大爷购买的理财产品属于储蓄保险,当时这项业务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办的,购买这种产品的储户钱存的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于大爷买的是万能险没有年限,存三年只能是保本,不能像储蓄存款那样随便支取。”巴女士称,在为于大爷办理业务时,她作出了必要的提醒,否则于大爷也不会在合同书上签字。

  据其透露,据她掌握的情况,有的储户一次就购买了七八十万银保产品,也有一些人中途着急用钱,把钱取走,不过这些储户自己都白搭上了两千多块钱。

  巴女士表示,她向于大爷推荐产品时,所说的收益高是根据当时行情,后来保险行业遭遇金融危机,收益自然就出现了落差。

  消协提醒:看清业务种类再办理

  16日,记者从省消协了解到,最近两三年,有关保险理财产品的投诉案例屡见不鲜,一度成为投诉热点。

  消协部门相关人士指出,由于储户对金融知识不甚了解,很多年龄较大的储户连保险理财与银行存款之间的不同都没有弄清楚。保险理财推销员在拉储户购买理财产品时,刻意隐瞒理财产品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回报往往与其宣传有巨大出入,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协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金融理财产品时应增强识别意识,去银行办理业务时看清楚金融服务种类,避免发生纠纷陷入维权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