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存款却“被保险”,口说无凭难投诉
北京朝阳区居民杨大爷日前去红庙某储蓄所买国债,没想到在柜台窗口被营业员打了岔:“国债是3年的,给您推荐个5年定期的吧,利息更高。”杨大爷连连称谢,从准备买国债的30万元中,拿出20万元存了“5年定期”。
晚上回家,儿子小杨翻看合同,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款保险。杨大爷如梦方醒,气得一宿没睡着觉。第二天爷俩到银行,非要讨个说法。“我明明是来存款,凭啥让我买保险?这不是骗人吗!”在爷俩的质问下,银行自知理亏,给他办了退保手续。
家住北京通州区的孙大妈可没杨大爷那么“幸运”。等她发现银行“偷梁换柱”为时已晚。前不久,她想把手里的7.5万元存成两年定期存款,也是在银行柜台窗口,业务员向她推荐了一款“利滚利、10年后收益30%以上”的理财产品。孙大妈没来得及看懂合同,加上后面排队的人多,匆匆签了字、交了钱。
直到两个月后女儿仔细研究相关文件,才发现这是一款保险,而30%的分红只是“预定利率演示”,合同里分明写着:这种“假设收益”不作为未来的保障。孙大妈找到银行想退保,银行说已经过了10天的犹豫期,退保不但没有收益,还要损失一部分本金。想想10年后才能把钱取回来,收益多少也没谱,她心里直犯堵。
还有比孙大妈更“堵”的。上海市民老王2009年到银行存款时,银行销售人员向其推销分红险。面对高分红的承诺,陈先生将手中的1.2万元现金悉数投保。没想到今年的“保费收取通知单”让王先生傻了眼。原来,根据合同约定,王先生10年内每年都需按时向保险公司缴付1.2万元。“我哪有这么多钱!还说让我举证销售人员没有如实告知,我是弱势一方,怎么举证嘛!”最后他只能含恨退保,本金损失近半。
如今,银行卖保险可以说是乱象丛生。很多银行在普通柜台而非专柜出售保险,业务员含糊其辞,故意把保险说成储蓄、理财产品或是“有保险功能的理财产品”,夸大收益,忽悠客户购买。等客户发现则为时已晚,如果退保将损失惨重,无奈只能继续持有。还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不明示风险,隐瞒费用扣除等关键要素,诱使消费者盲目消费。或把长期保险说成是短期险,把期缴产品说成是趸缴产品,该续缴时若不愿折本退保,就得硬着头皮年年缴费。
在银保渠道受误导的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孙大妈担忧地说:“我们这些老年人手里的钱多是退休金、养老金,攒得不容易,存银行就是为了能多得点利息。现在让银行硬给弄成了保险,损失点利息是小事,如果将来一旦生病需要用钱,这笔钱又取不出来,到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银行卖保险怎能这么糊弄老百姓!”
利益驱动和处罚乏力助长银行违规
收20万元保费,银行可拿6000元奖金
银行保险欺诈数年来屡禁不绝,原因何在?
利益驱动使然。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替保险公司卖保险,保险公司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手续费率已从2003年的7%。涨到了现在的3%以上。目前,银行中间业务1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卖保险。
一位银行网点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奖金占每单保费的比例,平均下来,期缴约为1%,趸缴最高可达3%。就是说,在杨大爷“被保险”的20万元中,有6000元被银行用来发奖金。
此外,很多保险公司还会以实物、购物卡等手段,给银行业务人员“奖励”,激励银行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多多关照。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制度处负责人商敬国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是一个银行网点代理3—5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这种“一对多”模式势必滋生恶性竞争,进而助推营销误导。正是由于利益驱动,银行业务员都会心甘情愿地把银行自己的“存款客户”变成“保险客户”,想方设法忽悠其买保险,或者竭力推荐某家公司的保险。
银行不择手段地卖保险,引发了客户大量投诉。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银保产品的销售误导已占到保险违规投诉的八成以上,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