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年人买保险难,但并非就失去了投保的意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因为他们已经度过了人生中大部分风险阶段,而且也积蓄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对一般风险还是有相应承受能力的。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资产的保值、增值,然后是健康风险防范,所以健康险、意外险或医疗险是中老年人需要着重选择的保险。
有资料显示,中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20.1%,更为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还将面对严峻的独生子女家庭问题,而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系统几乎无法处理这个问题。
为了老有所保,老有所靠,老年保险是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老年保险缺失?
家住上海徐汇区的李先生对记者说,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想尽尽孝心,给父母买点保险,他们都快60岁了。但他问了一圈,也不知道买什么样的产品合适,有些保险公司甚至说这个年龄很少有针对性的产品,即使有买的话,也不划算。
退休教师王老太则感慨:“现在的险种那么多,分红险、少儿险、明星险、房屋险、宠物险……为何惟独缺少适合老年人的险种?”
据调查,老人除日常消费外,医疗保健也是很大一笔的支出,占每月支出的40%,其中看病吃药约占这笔费用的80.9%。由此,保险就成为老人晚年的重要保障。由于收入的降低,许多老人总有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这种既莫名又现实的忧虑,使保险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使不少晚辈总想通过这种方式为老人尽点孝心,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失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年人买保险难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一方面是保费贵、核保麻烦,在重疾险方面更可能出现“保费倒挂”现象,即付出的保费反而高于投保保额。
老年人的保费高昂,是由其“高危”的特性所决定的。高风险决定了高保费,但高保费老人们吃不消;若保费收得少,保险公司无法承担赔付的损失。保险公司反复权衡后还是缩小了承保范围,如国内保险公司一般都把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而养老保险、重大疾病险则将年龄限制在55-60岁。即使未到投保年龄上限,但只要过了50岁,保险公司就会要求投保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体检,有一、二项体检指标不合格,投保要求便会遭拒绝。
虽然老年人买保险难,但并非就失去了投保的意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因为他们已经度过了人生中大部分风险阶段,而且也积蓄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对一般风险还是有相应承受能力的。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资产的保值、增值,然后是健康风险防范,所以健康险、意外险或医疗险是中老年人需要着重选择的保险。
如果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老年人应选择一款医疗险投保,尽管费率相对要高一些,但也是必要的,以此获得健康保障。此外,老年人群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群体,特别是交通事故、意外跌伤、火灾等事故,对老年人的伤害更加严重。因此,意外伤害保险也应该作为老年人购买保险的重要选择。至于寿险,老年人购买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老年人绝大多数已经退休,一般不需要再照顾子女、父母,也不再有房贷等负担,所以不需要死亡险的保障。至于生存险应该是年轻时买,老时享用。
保证续保最重要
今年59岁的王先生在前年患了糖尿病,由于购买了健康保险,出院后王先生顺利获得了保险公司的理赔。但去年年尾,他收到了保险公司做出的拒绝继续承保王先生该疾病的通知。
通过代理人的分析,王先生方知如果保险产品不能续保的话,投保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公司赔付之后,就可以拒绝为投保人继续承保。因为一旦患病,即使治愈了,投保人重新患病的风险很大,更何况现在慢性疾病发生率较高,有时一种重大疾病会持续一年甚至多年,保险公司的风险太大。如果保险公司拒绝承保,那么消费者的疾病风险就难以化解。
老年人购买健康险有不少挑选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法则,是看一看这份保险中是否含有保证续保的条款。因为风险控制的缘故,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短期医疗保险都不承诺保证续保,精算师们对保证续保这一条款也颇有争议。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保证续保真的是非常有利的。
而一旦保证续保,投保人的风险就可以得到有效化解。因为保证续保也就是到期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地给被保险人续保。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一旦承诺保证续保后,就失去了对被保险人进行核保的权利,不论被保险人新患何种疾病,保险公司都不得对其增加保费,更不能拒保。由于风险很大,通常保险公司对续保的条件作出不同的规定,有的公司规定投保人连续5年没有发生疾病赔付,才可以永久续保;有的公司则是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