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已近尾声,中国寿险市场的格局在动荡中显现出强者恒强的定律。对于投保人来说,选择一家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是保障未来几十年权益兑付的基石。基于2025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数据,我们为您梳理了最新的行业十强名单。这十家公司掌握了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保费与资产,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与“行业巨头”。
第一名:中国人寿(China Life)—— 绝对的行业“一哥” 无论市场如何变幻,中国人寿的霸主地位依然难以撼动。作为副部级央企,国寿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保费收入继续保持断层式领先,稳居行业第一。其庞大的总资产规模已突破6万亿大关,网点覆盖到了中国的每一个县乡。对于追求极致“安全感”和“服务便捷度”的保守型客户来说,中国人寿依然是首选。
第二名:平安人寿(Ping An)—— 综合实力的“利润之王” 平安人寿位列榜眼。虽然在保费绝对值上略逊于国寿,但平安凭借其强大的综合金融生态圈和数字化运营能力,在净利润表现上往往反超对手。2025年,平安在投资端的表现尤为亮眼,综合投资收益率领跑头部险企。对于看重保险公司赚钱能力、科技服务体验的客户,平安是最佳代表。
第三名:太保寿险(CPIC)—— 稳健转型的“排头兵” 太平洋寿险稳坐第三把交椅。经过近几年“长航行动”的深耕,2025年太保寿险迎来了收获期。其代理人队伍虽然规模精简,但人均产能极高,业务质量非常健康。太保给市场的印象始终是“稳健”与“靠谱”,在长三角地区拥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
第四名:泰康人寿 —— 医养结合的“领跑者” 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泰康是当之无愧的老大。2025年,泰康依靠其布局多年的“保险+养老社区”战略护城河,在高端寿险市场占据了统治地位。其净利润和偿付能力表现甚至优于部分上市险企。如果您有高端养老规划需求,泰康的排名在你心中可能要更靠前。
第五名:新华保险(NCI)—— 投资发力的“老牌劲旅” 作为“老七家”之一,新华保险在2025年稳居第五。今年新华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投资端风格积极,权益类投资收益颇丰,带动了整体利润的回升。虽然在银保渠道面临一定竞争压力,但其深厚的家底和品牌认知度依然是其核心竞争力。
第六名:太平人寿 —— 高端服务的“央企老六” 太平人寿背靠中国太平集团,也是一家央企。它在榜单中排名第六,以“高素质代理人”和“卓越客户服务”著称。太平人寿在2025年继续深耕中高端客户群体,其保费规模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第七名:人保寿险 —— 集团背书的“人保长子” 依托PICC(中国人保)的金字招牌,人保寿险位列第七。虽然相比于人保财险在财险界的绝对统治力,寿险板块相对低调,但凭借集团强大的资源支持和政保业务优势,人保寿险依然稳稳站在第一梯队。
第八名:中邮人寿 —— 银行系的“保费收割机” 中邮人寿是前十名中增速最快的“黑马”,也是银行系寿险的领头羊。背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遍布全国的网点,中邮人寿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在2025年继续狂飙。虽然其业务结构中理财属性较强,但论规模和资产,已稳稳占据前十席位。

第九名:阳光人寿 —— 民营险企的“创新之光” 阳光人寿是上市民营险企的优秀代表。2025年,阳光人寿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和极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杀出重围,位列第九。其在数字化营销和年轻客户获取上表现不俗。
第十名:友邦人寿(AIA)—— 外资险企的“价值标杆” 榜单的守门员是唯一的独资外资险企——友邦人寿。如果按总保费规模算,友邦可能在第十名左右徘徊;但如果按“新业务价值”和“利润率”来排,友邦绝对属于第一梯队。它主打高净值人群和高保障产品,是外资保险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典范。
纵观2025年的这份榜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前七家公司(国寿、平安、太保、泰康、新华、太平、人保)构成了中国寿险业的核心资产版图**。
想了解这十大保险公司在2025年主推的开门红产品分别是什么?或者想查看某家公司具体的偿付能力数据报告? 欢迎点击下方的**“立即咨询”或“免费获取方案”**,我们将为您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持和一对一的保险规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