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险二金”是在传统“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基础上,由企业或国家政策新增的补充性保障。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动态,其核心变化在于社会保险层面新增“长期护理险”,部分企业同步引入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等福利,形成更全面的员工保障体系。
基础五险: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职工基本生活、医疗、失业及职业伤害风险,缴费比例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与个人按比例分担。
第六险——长期护理险(2025年新变化):
自2016年试点后,长期护理险于2025年正式纳入全国社保体系,成为第六项法定险种。该险种针对失能人群提供护理费用补贴,缓解家庭因长期照护产生的经济压力。缴费通常由企业、个人与财政共同承担,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
企业补充险种:
部分企业(如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将“补充医疗保险”纳入六险范畴,用于覆盖医保目录外的高额医疗费用,进一步提升员工医疗保障水平。
住房公积金:
作为法定“一金”,用于职工购房、租房或装修等住房支出,企业与个人按工资比例(通常5%-12%)缴存,可享受低息贷款政策。
企业年金:
即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自愿设立,职工退休后可额外领取一笔养老金。央企、大型国企及效益良好的民企多将此作为人才吸引的“第二金”。
长期护理险的全国推行意味着职工社保缴费基数可能微调。例如,若某地区设定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的0.2%,月薪1万元的职工每月需多缴20元。尽管短期看实发工资略有减少,但长远而言,失能风险的经济保障显著增强。
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为例,其“六险二金”待遇包含法定五险、补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及企业年金,形成“高福利 + 低风险”的用工优势。此类案例表明,头部企业正通过优化福利组合提升竞争力,而职工需关注企业具体方案,明确自身权益范围。
如需更多帮助,请点击【免费获取方案】,获取个性化社保优化建议与政策解读服务,助您高效规划职场福利权益。